今天是第八届菠萝科学奖颁奖的日子。八年来,这个“向好奇心致敬”的科学奖已经嘉奖了几十个并无野心改变世界、但也不会被世界摧毁好奇心的科学团队。你也很难找到一场晚会能像菠萝这样,最大的悬念不是会来哪些明星、会有哪些惊喜,而是到底它能不能搞起来、会不会搞砸……
万幸,在经历了颁奖人来不了、领奖人彩排失踪、舞台搭错、乐队航班取消、道具被保洁大爷当垃圾扔了等等意外后,年的我奖总算成功颁奖了!
一如既往,今年晚会风格也是相当“严肃”:一开场,一个古希腊着装的男人从烟雾中缓缓走出,在空灵的音乐里走向T台尽头的一扇门,交给主持人一个……菠萝。
浙江卫视的主持人沈涛已经是第4年主持菠萝奖颁奖,但手举菠萝走上T台这种开场恐怕也是职业生涯第一次。而这条T台更有着非凡寓意:在公众视线里,科学家往往是埋首实验室默默耕耘无我奉献的一群人,但今晚在菠萝的舞台上,他们将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每个获奖人都会从T台上闪亮登场,并接受我奖强行奉上的精美奖杯(拒绝领奖者将由工作人员强行登门颁奖)。
今年的奖杯是……这啥玩儿?
每一年,菠萝的奖杯都是亮点,我们颁发过滋水枪、一把锤子、一个水龙头、墨西哥帽(自发对称性破缺)、斯隆数字化巡天的光纤插板……今年,我奖给了获奖人一个密封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块——塑料。
制造塑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炼金术,也是人类文明对地质层的一次重大修改。塑料的寿命长于我们每个人的寿命,但又短于任何一种文明。我们希望获奖人能将这个盒子传给子子孙孙,并附上遗言:如果你的时代仍然有塑料,就不要打开,直到它成为一件文物。
此奖杯重达三斤,很占地方,并且不知道能不能过安检,从获奖人的表情来看,我奖有很高概率能从后台垃圾箱里回收到奖杯,以供明年继续利用。
为了补偿嘉宾不能打开这件文物的遗憾,著名艺术家,多届菠萝奖杯的设计者薛继业老师为嘉宾准备了另一件传家文物,是一只不仁斋出品的仰望星空的雕塑:
那么,谁拿到了奖杯?
揭晓今晚10个奖项!请看——菠萝科学奖·医学奖
多度假可以延长寿命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学系教授TimoStrandberg
向好奇心致敬
很多游戏都会一种贴心设计:受伤掉血,只要原地休息片刻就能逐渐恢复。这是有道理的:赫尔辛基大学和奥卢大学的研究员们历时40余年研究发现,对于明显压力过大的公司高管们,即便劝他们戒烟、锻炼、减肥也无济于事,只要每年度假少于三周,死亡风险就会增加。也就是说,吃药都没有躺着管用,多度假多回血,休假可以延长寿命。
该奖项获奖人因为出去休假而没能来到颁奖现场。
菠萝科学奖·幻想奖
“42”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数学学院纯粹数学教授AndrewBook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首席研究科学家AndrewV.Sutherland
向好奇心致敬
在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高智慧生物为了找到“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终极问题的答案”,制造了一台超级电脑“深思”。“深思”计算了万年后得出了答案:42。
从此,42成了科幻迷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和永远未解的谜团。
而现在,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Andrew,利用超过台家用电脑的闲置计算力,终于推导出42的三立方和解法,我们知道了42的至少一个意义,看好了:
42=(-)^3+^3+^3
是不是很可怕?
感谢两位安德鲁教授和台电脑的贡献,让幻想照进了现实。颁奖礼上,《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忧郁机器人Marvin代替两位安德鲁领取了奖杯:
-彩蛋时间-
彩蛋!刘冬虹与沙子乐队给观众带来了一首科学幻想曲《42》,把这三个巨大的整数弹奏成了歌曲。来听听是什么样吧:
联合作曲:刘冬虹X安德鲁^2X50万台电脑菠萝科学奖·物理学奖
猫舌头比人造刷子更好用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胡立德生物运动力学实验室团队
向好奇心致敬
毛刷已经诞生了一万年了,现在,毛刷进化又有了新的突破口——猫舌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胡立德教授团队(没错!就是那个胡立德!)研究了六种猫科动物舌头后发现:小到家猫,大到老虎,舌头上的倒刺长度都是2mm左右,只要2mm就能梳好毛(只有狮子的舌倒刺长一点——毕竟毛多一点)。这么高效,显然有结构上的优越性。
于是,胡立德和团队用3D打印还原了猫舌倒刺的微观结构,制作出了一款猫舌刷,与普通毛刷相比,猫舌刷梳理毛绒表面更加省力,并且无需消耗大量清洁剂,是一款环保又高效的好刷子。
胡立德已经是第三次获得菠萝科学奖,这一次,他特意穿成了一只大屁股猫猫爬上了场:
??地上的是胡立德。
菠萝科学奖·生物学奖
恐龙也得颈椎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邢立达团队
向好奇心致敬
想不到吧,嘤嘤怪来了,而且是来领奖的。以邢立达副教授为首的中、美、日等国古生物学者,在恐龙化石身上发现了颈椎关节病变特征,证明颈椎病不是人类特权,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也会得。好消息是,他们在恐龙身上还发现了尾椎病——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人类不太可能得这种病。
邢立达抱着一大把恐龙气球,一路走过T台一路向观众分发:
(组委会本想安排他发放裹着长颈鹿的琥珀,后因报价过高忍痛放弃)
在和主持人旁若无人聊了半天恐龙吃起来是什么味道之后,邢立达用五分钟演讲为大家介绍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和他自幼热爱的恐龙。
菠萝科学奖·数学奖
掰手指头咔咔响的数学模型
斯坦福化学工程系VineethChandranSuja博士
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流体力学实验室的AbdulBaraka教授
向好奇心致敬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VineethChandranSuja博士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AbdulBarakat教授建立了指关节内侧滑液中空化气泡的动力学模型,用数学解释了在掰手指活动中,那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啪啪啪声是如何产生的,以便未来人类在这一技能上有所突破,发展出“掰手指”派格斗。
VineethChandranSuja博士前来领奖,并气势满满地朝主持人和颁奖人掰了半天手指,现场气氛一度非常剑拔弩张。
菠萝科学奖·心理
边走路边玩手机步数更多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魏坤琳教授团队
向好奇心致敬
人类用了万年,从四足着地演化为直立行走,而如今,距离第一台智能手机出现不到30年,人类步态的进化可能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双手握机,低头傻笑,周边有什么事一概充耳不闻。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魏坤琳团队研究发现,边走路边玩手机的人往往有着更小的步幅,更慢的前进速度。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缺了井盖的窨井、速度过快的车、突然出现的台阶、横亘路中的电线杆……而你又决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