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特殊的护理体位,别不好意思让患者用

那天在科里护士晨会上,护士长突然问科里的责任护士,「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你应该如何处理?」

责任护士在说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后,提到了端坐位和半坐卧位。

我自己也在想,这两个卧位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名称不一样,可能我对卧位的概念掌握的还是不够透彻。

但是,下完班后,我又把上午关于「端坐位和半坐卧位的区别」抛之脑后……

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今天来科里实习的同学,跑过来问我,为什么孕妇孕晚期的时候要采取左侧卧位呢?

我答道「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到心脏的血流量,可以减轻子宫血管张力,改善子宫内胎儿供氧状态,利于胎儿生长发育。」(我觉得不是很全面,所以我还是要回归书籍再次看看)。

带着对于卧位的疑惑,以及临床的实际状况(很多时候,有部分临床护士已经忘记了什么时候该让患者置于什么体位了)我去翻看了护基课本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总结的一些常见的卧位汇总,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右侧卧位

新生儿哺乳后:防止溢乳;阿米巴痢疾灌肠:提高治疗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枕仰卧位

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的患者: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屈膝仰卧位

腹部检查时:可使腹肌放松,有利于检查;导尿和会阴冲洗时:便于暴露部位。

半坐卧位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左心衰的患者:由于重力的作用,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少肺淤血和心脏的负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可以使渗出液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

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可以减轻腹部切口缝合部位张力,缓解伤口疼痛,有利于愈合。

某些面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

先摇床头支架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枕,垫于病人的足底;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端坐位

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端坐时,血液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转移至半身,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膈肌位置相对下移,胸腔容积相对增大,减轻呼吸困难。

扶病人坐起,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一软枕,病人可扶桌休息,必要时加床档,保证病人安全。

头低足高位

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排出;肺部分泌物引流:有利于痰液咳出;产妇胎膜早破时:可以减轻腹压,防止脐带脱垂;跟骨、胫骨结节、骨盆骨折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高足低位

颈椎骨折患者: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作颅骨牵引(上半身骨折取头高足低位,下半身骨折取头低足高位)。

膝胸卧位

肛门、直肠的检查和治疗:便于暴露部位。

截石位

产妇分娩,会阴、肛门部位检查:便于暴露部位。

健侧卧位

全肺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取1/4健侧卧位:防止纵膈移位;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有利于切口的愈合。

患侧卧位

颅底骨折:防止脑脊液回流引起感染。

中凹卧位

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左侧头低足高位

空气栓塞: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口,从而防止栓塞,随着心脏跳动,空气被分次小量射入肺动脉内。

以上的体位在临床中几乎囊括了大部分的常见常用护理体位,当然大家可能还会遇到一些特殊的体位,希望大家谨记并运用。

在临床护理繁琐的工作中,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付诸于实践,不仅能获得患者的认可,也能体会到因为自己的力量让患者早日康复的喜悦之情。

护理护理,细微之中见真知也。

—END—

推荐阅读:

医院急招护理岗位汇总,年薪20万,大专也可投递

医院一次手术医生奖励元,护士50元?

颠覆:12F导尿管用于成人,三个观念需更新

客服:第2美小护(weixin:dxyjob)

编辑:胡梦珂责任编辑:陈朵朵

投稿邮箱:humengke

dxy.cn

题图: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zd/4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