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晴蔺红丽
摘要:目的总结经络导平治疗在例颈椎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利用经络导平治疗仪的激导、平衡原理作用于病变经络,正确调整经络导平的强度、频率、时间,治疗中配合人性化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痊愈41例,占36.6%;显效:57例,占50.9%;有效:12例占10.7%;无效3例,占1.79%。总有效率98.2%。结论经络导平治疗无针无痛,安全舒适,疗效显著。
关键词:经络导平治疗仪;颈椎病;中医护理学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脏腑不足,风寒外袭,劳倦损伤,气血凝滞,筋骨不利所致[2]。常用中医药疗法主要有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4,9,12]、手法治疗[3,5,6,14]、针灸及水针治疗[7,8]、以及两者以上的综合疗法[7,10,11,13]。
经络导平治疗是一种现代医疗方法的简称,其全称是“生物电子激导平衡疗法”,即是安全运用上千伏的脉冲电流,有效对人体中迟缓运行的不正常生物电子群,进行超导激活,以达到高效疏通经脉,高能平衡阴阳,高速治愈疾病的目的。
年7月至年3月,我科共应用经络导平治疗颈椎病例,在治疗中不断总结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系统化治疗方案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应用与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例,男48例,女64例,年龄18~72岁,病程3h至15年。纳入标准:①症状:颈、肩臂和手部疼痛、麻木、脊背疼痛、头痛头晕、恶心、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②体征:颈部僵直,挥动受限,棘间有压痛。③提示:生理弧度变直或后突骨刺形成,椎间隙变窄。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肿瘤、结核、骨髓炎及严重骨质疏松;②可疑脊柱损伤者;③患严重的心、肺、脑及血液病者;④治疗部位有严重的皮肤损伤或皮肤病。
1.2方法应用经络导平仪(南京导平仪有限公司生产ZDL-L型)进行高压低频脉冲治疗,选择导平推拿及导平针灸两种治疗方法。选择强度为02,频率选择10Hz、02Hz、60Hz,时间30~50min。
1.2.1辨证选穴常用取穴法有:①局部疼点取穴: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局部选穴,可利用导平推拿器找出疼点(即阿是穴)。②循经取穴:可依据中医经络,辨证选取相关腧穴。③经验取穴:可参照《经络导平使用手册》,也可在临床中不断观察总结有疗效的穴位。一般选1~3个作为治疗穴,选4~6个作为配穴。常用穴位有阿是穴、大椎、肩井、肩贞、天宗、手五里、手三里、曲池、列缺、外关、合谷等。一般痛点明显,可先选择阿是穴,逐个治疗,疼点痛感减轻后,可循经选穴。
1.2.2治疗过程先用导推器在疼痛部位导推10~15min,采用滚、揉、移、压的方法,使用10Hz频率进行动态定面治疗,准确找出疼点即阿是穴,将选定的穴位用扎带缚紧,与导平仪输出脉冲的一个极性端连接,治疗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调整导平仪强度为02,频率为02Hz,时间为20~30min,对穴位通电定点治疗。调整输出量,直至为病人能耐受的最大限度,一般为30级到60级,在治疗过程中可选择自增功能,每24s钟增加一级输出量,最大可增至99级,最后5~10min选择60Hz浪涌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1.2.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5]判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颈背疼痛明显减轻,颈、肢体功能基本正常;有效:颈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1.2.4结果治愈:41例,占36.6%;显效:57例,占50.9%;有效:12例占10.7%;无效:3例,占2.68%。总有效率97.3%。
2护理
2.1治疗前的准备
2.1.1评估病人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疼痛部位、病理经络、定穴处的皮肤情况、有无安装电子装置、是否处在高血压、心
脏病的活动期,是否有晕针病史、心理状态等
2.1.2心理护理告知病人该治疗的作用机理,治疗时间,使其心中有数,消除其紧张心理。
2.1.3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夏季最好关闭空调电扇或勿使风直吹患处。
2.1.4用物准备经络导平治疗仪、电极棉片、一次性手套、纱布、弹力绷带、生理盐水。
2.1.5患者准备空腹、饱餐后不宜立即进行经络导平治疗,治疗前排空大小便,为了操作方便,患者应穿着宽松的衣服。取下佩戴的金属饰物如:手表、项链、耳环等。2.2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2.1体位选择可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选择体位,一般选择坐位或俯卧位,但对于身体虚弱头晕者也可选择侧卧位或平卧位。治疗过程中多询问病人体位是否合适,电极片有无滑落,保证电极片与穴位充分接触而发挥疗效。
2.2.2精确选穴取穴是否准确可直接影响疗效,护士要熟记常用穴位及正确位置,固定绷带时注意位置不能偏移。
2.2.3掌握输出量保证疗效整个治疗过程要不断调整输出量及各个穴位的平衡,多询问病人的感受,使输出量始终能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量,但对于急性疼痛或感觉迟钝的患者要根据情况而定。
2.2.4注意保暖因治疗过程中要暴露患处,所以要关闭门窗,关闭空调及电扇,为病人加盖毛毯或棉被。汗出时要为病人擦干汗液,防止受凉。
2.2.5治疗后护理查看患处皮肤情况,有无灼伤、破溃等现象,疼痛有无缓解,肢体活动情况等。用纱布为病人擦干皮肤,协助其穿上衣服,选择合适体位暂卧床休息。
3讨论
经络导平治疗仪替代古老的人工针灸与推拿的机械能,通过穴位的刺激,有效疏通病变经络聚集的生物电子团,使经络畅通无阻,可起到通痹止痛、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6]:低频脉冲作用于颈椎部可对椎动脉血流速度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有效改善因椎动脉受压引起的高血流速或低血流速。使局部肌肉松弛,起到消炎、消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通过仪器的使用及配合全面、系统的人性化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潘米川.侧头提牵法治疗颈椎病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8(9):-.
[4]通络止痛汤治疗颈椎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7(4):.
[5]高丙南,胡浩然.推拿治疗颈椎病的
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9(5):51-52.
[6]刘波,林向前,丁骥.浅谈推拿手法对于颈椎病的辨证施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6(12):-.
[7]何苹.水针合中药治疗椎动脉颈椎病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8(4):40-41.
[8]李智红,冯德勇.电针配合水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例[J].中国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8(4):42-43.
[9]周荣峰.滋阴柔筋息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9(5):29.
[10]张金钟,李良玉,袁景亮.中医综合疗法预防菜农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7(3):28-29.
[11]李惠君.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
程教育,,6(11):.
[12]陈铁龙.加味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9(6):28.
[13]韩效峰.隔物重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7(07):18-19.
[14]潘国良.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8(18):41-42.
[15]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16]黄洪英.低频脉冲磁疗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调节作用[J].中医外治杂
志,,18(1):12.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经安堂
专注“无创伤针灸”的互联网现代中医服务平台
“经络导平疗法”(海外简称EBNT,即“电子导平疗法”)是“经络导平仪”将超低频的单向脉冲电能以极其安全的方式作用于人体经穴,强制疏通、激导、平衡经络和病变部位的生物电子,是对痛症、慢性炎症和疑难病症的一种无针、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物理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1、源于中医。该疗法是基于中医阴阳、补泻、经络而研发的,用导电橡胶电极代替金针。最新机型将中医的针灸、推拿、气功、经络给药治疗四者合而为一,并实现中医针、推、气治疗全面电子化,中医诊断定性定量数据化和操作的智能化。
2、适用广。可治疗针灸、推拿适应范围内的多种痛症、炎症和疑难病。
3、见效快。该疗法起效很快,1-2次就能见效,容易被患者接受。
4、疗效好。多篇临床论文证实,采用导平仪治疗比单纯针灸、牵引或药物治疗显然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还有在多种痛症的对比治疗中,经络导平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短波加中频综合疗法或低频磁疗。
5、上手快。该疗法操作简单,易推广。通过云端计算机系统提供配穴方案,普通人略经培训,可以治疗近百种疾病,并可同时管理3-4个病人。
6、安全高。安全电流功率极低,不破皮、无创伤,已经临床连续使用近40年,约有近千万人次的临床验证,从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几个月的孩子治疗时都无哭声;产期使用也不会出现并发症。
由于以上特点,该疗法可以实现针灸的现代化、普及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并可实现移动、远程诊疗,家庭理疗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