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颈椎病,不是治疗骨刺
有骨刺不等于有颈椎病。在中老年人中,60%~90%的人颈椎都会有骨刺,因为人老,颈椎就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医院做X线、CT或磁共振检查后,常会听到医生说“你的颈椎有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说“椎管狭窄”等,便自认为患颈椎病了。其实不尽然,有这些变化并不等于就是有颈椎病了。只有当这些变化压迫到神经,且压迫的部位出现了损伤性炎症时,才会刺激神经产生症状,这才算是得了颈椎病。所以说,有骨刺不等于有颈椎病;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也不等于有颈椎病。而我们治疗颈椎病,也不是治疗骨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而是治疗“损伤”与“压迫”。
2)推拿按摩(注意!不要损伤椎间盘及组织)要做足“功课”
推拿按摩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深受推崇。但是颈椎病做推拿按摩也有其适应证,我们应当在明确诊断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这种方法治疗,这才是安全的。当长时间伏案工作,造成颈部劳损、肌肉痉挛疼痛时,经过手法按摩,可使肌肉放松,病人常常感觉舒服,但是!颈椎病的症状,是神经结构受到压迫与损伤性炎症刺激而产生的。
在不了解病情没有颈椎MRI等能反映脊髓受压状态的情况下,盲目对颈椎施加外力,这不仅不利于治疗,往往反而加重损伤,有碍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或者因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脊髓已接近于受压状态的病人,尤其应绝对禁忌推拿与按摩。事实上,这类病例因推拿按摩而发生四肢瘫痪的临床报道已有不少。(根据本人多年的治疗经验总结:不建议选择推拿按摩的治疗方法,以防损伤椎间盘及周围组织,增加创伤)
3)重要!保护颈椎,免受损伤
颈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头颅,保护神经。生活中,头颅因感官的需要,常常发生不同方向的活动,并处于不同姿态。这要求颈椎既能动态的活动,又能在不同姿势给予稳定的支持。当椎间盘退变,节段之间不稳定,或肌肉不够发达时,颈椎的这些功能就减弱了。因此,长时间伏案操作,例如操作计算机、读书、写作、打牌等,或者长时间端坐于一种固定的姿势,例如开车、开会,或者头颈意外地做某种动作,例如坐车时睡觉、相互打斗、手法推拿、落枕等,这些情况都可能使颈椎发生某种程度的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引起颈椎病发作,或者因软组织损伤而疼痛。总之,静止地、强迫地长时间处于某种负重姿势,对颈椎是不利的。维护颈椎的有利措施,应是锻炼项背肌肉,保持颈部适当的自主活动。保守治疗方面,主要是卧床休息或适当限制颈椎负重。卧床时,颈椎就不再支持头颅,相对静止利于损伤性炎症消退,然后附加一些痛药物和适宜的物理治疗,这对治疗也有一定益处。
4)患了颈椎病,也不可怕
许多人因为不甚了解,对颈椎病怀有恐慌心理。有的人甚至还没有明确诊断,知道自已颈椎“长了骨刺”时,就心神不宁;医生若是告之“骨刺压迫了神经”,他更是恐慌万状,不知所措。于是四处求医问药,大量使用激素(如:封闭针)和止痛药,强力镇痛后掩盖病情)有碍治疗,即使是患了颈椎病,患者要正确地对待。首先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查,以明确病情;其次是对战胜疾病要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颈椎病不容忽视,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按摩、理疗及功能锻炼等系统的治疗,但是患者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即使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手术方法(手术需谨慎)去除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对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的压迫,一部分患者过一段时间还是反复发作。
非手术治疗
我诊所首选保守治疗无痛苦、见效快、费用低、疗效好、无副作用等优点
健康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分享到朋友圈(⊙o⊙)哦!点击右上角“…”按钮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帮助更多的人!分享智慧,好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