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期护理秘籍向你飞奔而来~骨科手术后,病人必须注意术后体位,安全舒适的体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正确的体位对病人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搜集的关于骨科手术后的体位及护理的注意事项的知识点,赶快get起来!
骨科手术分为四大类:上肢骨折手术,脊柱骨折,骨盆骨折手术,四肢骨折。
上肢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
体位:
1、仰卧位:患者去枕仰卧于床上,肩胛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
2、半卧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低于心脏水平。
3、站立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注意事项: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离床活动时,加用颈腕吊带悬吊患肢。
肱骨骨折
体位:取舒适体位,平卧位可于患者肢下垫一软垫,使之与躯干平行,以减轻水肿。
注意事项:避免前屈或后伸。
尺桡骨骨折
体位: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注意事项: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脊柱骨折手术
颈椎手术
体位:手术完成后搬运患者应当慎重,搬运患者时必须保持脊柱水平位,局部不弯曲,不扭转,动作一致,有专人固定患者头颈部,保持患者头颈部置自然中立位,避免颈部扭转、过屈或过伸。移至病床后,颈部两侧沙袋固定,防止左右移动。
注意事项:保护伤口,不要压迫手术部位,防止引流管牵拉脱出。术后第二天拔出引流管后,可在颈围保护下,在床上取半卧位,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逐渐过渡到坐位,然后行床边站立,最后可在护士或家属的搀扶下床边活动及在病室内行走。
胸腰椎手术
体位:平卧硬板床,膝部加垫。
注意事项:轴式翻身,至少两人协助翻身。
要点:轴线翻身。
脊柱侧弯手术
体位:术后卧硬板床,使用气垫床时,调至最硬度。
注意事项:给患者翻身时,采取轴式方法,禁止脊柱弯曲。
四肢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术后给平卧位,患者保持15-30度中立位,穿“丁”字鞋,两腿间放置梯形枕,以防患肢外展、内收,放置髋关节脱位。
注意事项:无论搬动患者还是护理操作,协助排尿排便,翻身等患者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侧身后仍保持肢体保持外展15-20度,屈髋10-20度,屈膝45度。由于手术后病人患肢要求保持一定的功能位置和髋关节的一定角度,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仅翻身于健侧,侧身时间一般为60分钟。
人工膝关节手术
体位:平卧位,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弯曲15-30度。
注意事项:手术后三天内一般不主张活动关节,避免患者疼痛加重、假体松动,可抬高患肢。
胫腓骨骨折
体位:平卧,抬高患肢并置于中立位,高于心脏平面10-20度。
注意事项:禁止做患肢旋转活动。
踝关节骨折
体位: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的支架或枕头上,促进回流,消除水肿。
注意事项:踝关节制动,以免影响骨折断端稳定性。
四肢石膏外固定病人
体位:软枕抬高患肢,肢体高于心脏水平。翻身方法:一人托扶石膏(一手托于长骨部位、一手托于关节部位),如病人能自己活动可让病人自己翻身;如病人活动受限,则由另一人协助翻身,待病人翻到合适置后,在打石膏的肢体下垫软垫,使患肢位置舒服。
注意事项:必须用手托扶石膏,不能拿捏;石膏下应垫软垫,上面不能压盖重物。
截肢术后
体位:患肢固定于功能位,残端留给沙袋压迫,防止屈曲。
注意事项:大腿截肢术后,应防止髋关节弯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术后,要避免膝关节弯曲挛缩;膝下截肢术后,患者应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或长时间处于屈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