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家长护理应对有法

冬天是宝宝的感冒季,很多爸妈遇到宝宝咳嗽、鼻塞、发烧、拉肚子医院看看?医院人山人海,比起家里,更是病菌病毒的集中地,医院回来,小病变大病就更糟。可是不去看医生吧,心里总是不踏实。

这篇文章就教你分辨,什么情况下,宝宝应该及时就医,什么情况下,在家里护理就能熬过去。

宝宝感冒,应对有方

1.宝宝感冒,避免过度治疗。

抗感冒的药物能不用则不用。因为感冒药大多含有抗过敏成分,会减少黏膜对病毒的反应,反而让黏膜变得干燥,不能通过流鼻涕和打喷嚏快速清除病毒。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饮水,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最好是缓慢降温,不必过多使用退烧药。发热是宝宝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反应,体温升高能够降低体内病毒的复制速度。并且宝宝的病情与宝宝发热的程度往往并不成正比。没有其他合并症状的感冒,婴幼儿并不会感觉很难受,即使有些发烧,精神也还好,也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几天就会好转,不必过多服用退热药。应该采用缓慢降温的方法,最好的就是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9℃以下,避免惊厥的发生。

误区1宝宝患肺炎不是“烧”出来的。常听到妈妈说,宝宝烧不退,老是这么烧怕把宝宝烧出肺炎来。宝宝会因为患了肺炎而发烧,但不会因为发烧而导致肺炎的。误区2宝宝发烧必须打退烧针。所谓退烧针,如果一针能让宝宝体温恢复正常,这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宝宝感冒很轻,即使不用这一针,宝宝体温也会很快恢复正常;第二种可能就是退热针中含有激素成分,如地塞米松等。通常情况下,激素配合退热药,退热效果好,可以保持一两天,甚至两三天。但这样的治疗十分不可取,激素滥用的后果比抗生素还可怕,激素有更多的副作用,在儿童用药中要慎之又慎。感冒慎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所致,抗生素不能杀灭病毒。在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下给宝宝服用,属于滥用抗生素,对婴儿幼儿有害无益。因为担心有细菌感染的可能,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是乱用抗生素的一种表现。当体内没有细菌感染时,进入体内的抗生素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有的只是副作用,等于自我伤害。感冒后,对细菌的抵抗力有所下降,有继发细菌感染的可能。出于这些考虑,宝宝每次感冒都服用抗生素,以免后患,这也是乱用抗生素的表现之一。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是,存在细菌感染的依据。误区3发热=炎症=使用抗生素。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发热了,一定是哪里有炎症,就需要给宝宝吃头孢。这样做是错误的。病毒、损伤、细菌都可以因为炎症,但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炎症有用。抗生素不是万能的。

2.宝宝感冒的居家护理,合适地对症处理

感冒一般会出现鼻塞,婴儿容易出现吸吮困难,因此哺乳前帮宝宝清理下鼻腔的分泌物能有效缓解宝宝吸吮时呼吸状况;对于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的鼻塞,则可以在宝宝鼻根部进行热敷来缓解。

有咳嗽的宝宝,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观察有无气促和喘息等情况;如宝宝无痰干咳的情况比较严重,可服用止咳药,如宝宝痰多不易排出,可服用祛痰药。

因小宝宝发热24小时内,体温超高,有引发高热惊厥的可能,因此要监测宝宝体温,防止出现高热惊厥。宝宝体温超过37.5℃被认为是发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拭、减少覆盖、泡热水澡、降低环境温度、退热贴等);体温持续超过38.5℃时,可服用退热药物,先用半量,15分钟后体温无下降趋势,再补服半量;体温持续高于39℃以上,直接服用全量,4-6小时可重复服用。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药可与物理降温交替使用。特别是婴幼儿,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切记不能像成人那样给婴幼儿“捂汗”,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捂汗”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婴儿还会出现“蒙被综合征”,危及生命。

多饮水,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能稀释痰液,易于咳出,还能通过尿液带走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睡觉对缓解感冒症状非常有效。

多吃清淡饮食。宝宝感冒后,不但呼吸道存在炎症,消化道一般也表现出不适,食欲会下降,这个时期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不要强迫宝宝吃肉蛋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年龄稍大的宝宝,可以选择红糖姜水治疗风寒感冒,以及冰糖金银花水缓解咳嗽或咽炎的症状。

学会观察病情,出现其他情况及时就医!

大多数的感冒痊愈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父母需要沉住气,精心护理,耐心等待和陪伴孩子度过病程,也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出现如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宝宝感冒症状超过3天,非但没有减轻,还越发加重,或服药3天,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的,要及时看医生,排除感冒以外的其他疾病可能。

宝宝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三大症状快速出现,要警惕流感、气管炎或肺炎的可能,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宝宝除了感冒症状,同时伴有精神不振,食欲明显下降,很可能是重症感冒,要及时看医生。

宝宝感冒后,体温持续超过39℃,采用降温措施无效,超过24小时,要及时看医生,排除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宝宝感冒过程中,出现了喘息、气促、喘憋、声音嘶哑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排除气管炎、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可能。

宝宝感冒同时,伴有呕吐、腹泻、拒食等症状,要及时看医生,排除急性肠炎的可能。

宝宝感冒同时,伴有流口水或口水增多、拒食、吃奶哭闹等情况,要及时看医生,排除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口腔炎的可能。

宝宝发热伴有犬吠样咳嗽、气促,要及时看医生,排除急性喉炎的可能。

流感、急性传染病早期、急性中耳炎等疾病初期跟感冒症状类似,需要严密观察,病程过程中出现其他异常情况的,需及时就医。

3.感冒的日常防护

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提高自身抵抗力。“春捂秋冻”、“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来自民间的谚语有一定道理。孩子需要耐寒锻炼,天气冷时,可选择阳光充足,风较小的时候,坚持每天让宝宝在大自然中活动,可提高宝宝的自身抵抗力。培养宝宝晨起用凉水洗脸的习惯,一年四季都用凉水洗脸,可增强宝宝抗感冒的能力。

1.要保证让孩子充分休息

我们常说感冒了要多喝水,多休息,对于小儿感冒也一样,良好的休息非常重要。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多睡一会,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别将宝宝累着。照顾好宝宝的饮食让宝宝多喝一点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点,容易清洁。让宝宝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和果汁。据说鸡汤可以减轻感冒的症状,不妨煲点鸡汤让宝宝喝上一点。尽量少吃奶制品,它可以增加粘液的分泌。对于食欲下降的宝宝,妈妈应当准备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2.让宝宝睡得更舒服

宝宝感冒后常会出现鼻塞症状,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垫上一、两个毛巾,让孩子头部稍稍抬高以缓解鼻塞症状。千万不要让两岁以下的宝宝直接睡在枕头上或将枕头垫在床垫下,这样很容易引起窒息或损伤颈椎。

3.帮宝宝擤鼻涕

宝宝感冒常常会流鼻涕,不仅会引起鼻塞还会阻塞呼吸道,不利于宝宝的呼吸。而宝宝自己年龄太小不会自己擤鼻涕,此时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帮宝宝擤鼻涕。你可以在宝宝的外鼻孔中抹上一点凡士林油,往往能减轻鼻子的堵塞;如果鼻涕粘稠,你可以试着用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鼻子里的鼻涕;如果鼻子堵塞已经造成了吃奶困难,你可以在吃奶前15分钟用盐水滴鼻液滴鼻,过一会,用吸鼻器将鼻腔中的盐水和粘液吸出,宝宝的鼻子就通畅了。

4.保持空气湿润

孩子感冒除了要保证室内经常通风外,还要保持空气湿润。可以用加湿器增加宝宝居室的湿度,尤其是夜晚能帮助宝宝更顺畅地呼吸。别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洁加湿器,避免灰尘和病菌的聚集。

宝宝患有感冒,宝爸宝妈们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粥、小米粥、玉米面粥、米汤、烂面、绿豆、粳米、藕粉糊、杏仁粉糊、豆制品等流质饮食。

2.肉蛋奶的选择乳类及乳制品、蛋羹、羊肝、猪肾等。

3.蔬菜的选择叶茎类可选大白菜、小白菜、苋菜、芫荽;根茎类可选胡萝卜、生姜、马铃薯;瓜茄类可选冬瓜、黄瓜、苦瓜、西红柿等;各种蘑菇、大葱、大蒜。

4.水果的选择苹果、梨、橙子、西瓜、荸荠、甘蔗等汁液多的鲜果。

huabangchuanmei∣邦小华

找培训,上邦教网

邦教网---专业的家庭教育O2O服务平台

长按,识别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zl/2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