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都是打封闭这种治疗手段安全又有效

头痛、肩颈痛、腰腿痛反复发作好不了,我们会推荐这样的慢痛病人来疼痛科就诊。但是很多人一听说是疼痛科,就觉得是打封闭的科室嘛,封闭针又是「治标不治本」、「打完会上瘾」的治疗手段。

这种谈「封闭」色变的心理上也因此让很多人对疼痛科的治疗产生了很大的抗拒。

但实际上,比起打封闭,疼痛科目前更为普遍有效的疗法其实是——神经阻滞疗法。

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下神经阻滞疗法和封闭疗法有哪些区别。

在进一步的解释前,我们需要知道疼痛是如何被抑制的。

先来看一张图。

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疼痛,是因为受损部分(比如图中的脚)感受到了伤害,这时会产生疼痛信号,这些信号会经过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

如果我们能阻断这些疼痛信号的传导,疼痛就能得到有效抑制。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再来看两个疗法的区别。

止痛的机制不同

狭义上的封闭治疗可以理解成直接将止痛药物注射在痛点上,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成哪儿痛就打哪儿。

小关节注射

神经阻滞疗法从名字上就能感觉到跟神经有关,通过对脑、脊神经或者内脏神经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起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作用。

使用药物不同

因为封闭是直接作用于「痛点」,所以一般会采用较高浓度的麻药。

而「神经阻滞」呢,一般只使用浓度较低的麻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所以有副作用小的优势。

另外,一般封闭注射药物除了麻药以外,还会包含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的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骨脆」、内分泌失调等并发症。

激素类药物引发的副作用较大

相比之下,「神经阻滞」使用的多为对病变组织有直接治疗作用的药物,还有神经营养药物等。

作用部位不同

上面也提到,封闭注射药物的部位是疼痛点。

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虽然在疼痛部位注射了止疼药物,但是引发疼痛的病灶有可能是「另有其处」。封闭打完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但是病灶还会有发展的隐藏风险。

神经阻滞疗法是依据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的原理进行药物注射。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比如临床上常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治疗部位是在颈部,可以同时治疗失眠、颈椎病(交感型)、高血压、面瘫等十几种疑难症状。

治疗范围不同

封闭治疗一般应用在肌肉、韧带、筋膜或一些骨关节病。

而神经阻滞疗法适应症就非常广泛了,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比如急性创伤、炎性痛、慢性痛、神经源性痛、癌痛等。

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想必大家对这两种疗法有了一定了解。

总结一下,首先打封闭≠神经阻滞,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比较封闭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就是药物剂量少、副作用小,疗效程度高,治疗范围广,从一定程度上还医院的就诊次数,是非常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而它作为疼痛科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的疼痛患者减轻或消除切身的痛苦。

此外,疼痛科除了神经阻滞疗法,还有其他特色疗法,例如神经节调节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缓解顽固性神经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术、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臭氧治疗糖尿病足等难以愈合的伤口等。

面对棘手的疼痛,疼痛科有着最为全面的系统疗法,具有安全有效、创口小、恢复快的诸多治疗方案,如果疼痛发生,请医院疼痛科就诊。

如果你已经在忍受慢性疼痛之苦,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在线咨询医生。

科室简介

医院疼痛科,是浙江省内最早独立成科的疼痛专科之一,是国内技术最全面、发展最迅速的疼痛专科之一,是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之一,是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双副主任委员挂靠单位,是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副组长单位,是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临床培训基地。现有编制床位36张,年门诊治疗操作量余次,年微创手术量近台。科室以国内知名疼痛学专家——李顺主任为学科带头人,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及专业的护理团队,其中博士2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5人(其中护理学硕士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另有国内知名疼痛学专家郑汉光教授长期于我科门诊坐诊。临床方面,科室开展的脊柱内镜技术、圆孔穿刺三叉神经上颌支射频热凝术、内脏大小神经化学毁损术等多项技术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对全国20多个省医院进行技术帮扶,指导开展脊柱内镜手术等各类微创手术。教学方面,科室每年招收大批来自于全国各地、不同专业背景的致力于疼痛诊疗工作的进修、参观人员来我科交流、学习,目前已成功培养进修人员60余名,学成返岗后均于本地成功开展多项疼痛诊疗技术,已接待短期参观交流人员数百人。科研方面,科室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多项,于发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含多篇SCI文章。专家简介李顺,医院疼痛科主任,膝痛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之江疼痛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医学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微创医学会脊柱内镜椎间融合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内镜学组第一届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医疗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最早报道CT引导下圆孔外孔口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早报道圆孔和卵圆孔联合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国内最早报道CT引导下胸腔入路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治疗癌性疼痛。国内最早完成腰椎、颈椎前后路、胸椎、周围神经、镜下融合五大脊柱内镜技术专家之一。国内最早开展局麻下后路颈椎内镜手术,最早开展CT引导下后路颈椎内镜手术。累计完成腰椎内镜手术余台,颈椎内镜手术余台,镜下融合数十台,均具全国前列。专家简介刘文龙,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医学会银质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疼痛诊疗工作20年,主要致力于软组织及关节慢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完成银质针治疗病例近0人次。擅长将针刺类松解、手法矫正复位、现代运动康复技术综合运用于慢性、顽固性关节疼痛的诊治。较早开展了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对诊治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同时具有较丰富的晚期癌痛镇痛治疗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jc/7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