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有仁心凉山乡村医生王学钊获评为中国

忙碌过后稍稍休息一会儿的王学钊(图片赵作奎)

四川在线消息(赵作奎记者何勤华)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年3月“中国好人榜”,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乡村医生王学钊榜上有名。

年,王学钊从成都卫校毕业,想到家乡落后的医疗状况,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大凉山,担负起了村里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并跟着爷爷学习祖传的接骨正骨术。

一天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正在卫生站整理病历档案的王学钊惊起,原来是邻村的杨昌永老人不幸从楼梯上摔下,医院救治,诊断为脑出血、颈椎、头颅多处骨折,医院在评估病情后认为手术不但费用高,而且希望渺茫,孩子们把奄奄一息的老人拉回家中,老人的一个儿子对兄弟姐妹们说:“我看妈妈还有一口气,都到这时候了,还不如请‘王黑虎’来试一试。”说完他就径直朝着王学钊家急奔。

王学钊赶到杨昌永老人家,立即动手施救,经过他“王黑虎绝技”的全程治疗护理,7天后老人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一个月之后就可以下床活动了,老人后来总是精神抖擞地给大伙讲着她对王学钊的无限感激。

王学钊在孜家村教学点从事计划免疫工作(图片赵作奎)

孜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作为一名汉族医生,在孜家村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当初语言不通他就去找人当翻译,他说:“记得第一次到孜家村开展预防免疫工作,来到一户叫阿说尔体的人家,动员他家的孩子接种疫苗,被他妈妈一口硬生生地回绝了,说‘我家娃儿好好的,打啥子预防针噢!我家从不信打针吃药……’说完就用打狗棍把我们撵了出来,从早到晚一连忙活了好几天,吃的都是闭门羹,一针疫苗都没有打成。”

可王学钊他并不气馁,为了改变彝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他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利用村民小组会、家族家支聚会、甚至是红白喜事聚集场所,他都带上自己刻录好的预防接种科普光盘,到现场做预防保健宣传推广工作。他把预防保健惠民政策宣传到山寨的每一个角落,播撒进山寨里的户户柴门,让彝族群众对预防保健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过不了语言关的时候,他就请朋友、熟人和村组干部当翻译,有时还当场为朋友、熟人和村组干部的孩子打疫苗做示范,他真诚而执着的举动,最终赢得了彝族乡亲们的尊重。

不管是彝族聚居的孜家村,还是传统的汉族村落优胜村,只要一说起王学钊,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赞不绝口。他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的大美情怀,不仅让当地群众感同身受,当他在第一时间听到“4.20”雅安芦山大地震的消息后,他就立即组织乡村医生5人,自备药品开车远赴雅安芦山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王学钊10多年来始终坚持能免则免的收费原则,他的卫生站被中科院确定为“全民试点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医院,他的心愿就是要在最大限度的利民惠民中为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奋斗终身。

乡村医生王学钊,他18年如一日地践行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把医者仁心的大爱撒满了山乡原野,把仁爱之情洒遍了彝乡的寨寨村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lcbx/9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