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明媚春季,
春寒料峭,
气温变化无常,
天气时冷时暖,
早晚温差较大。
风是春季主气,
同时春雨绵绵,
春季又是一个多湿的季节。
寒湿之邪容易直中颈部,
因此春季是颈椎病的高发时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虽然已进入阳春时节,
但颈肩部还需“捂一捂”
第二期中医骨伤科患教会的主题就是“颈椎保健---预防颈椎病,不做冻美人!”
01颈椎病症状02颈椎病的分型西医分型
1.后颈部疼痛,用手向上牵引头颈可减轻,而向下加压则加重者(大多为颈型颈椎病)
2.颈部疼痛的同时,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与麻木者(大多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3.低头时,突然引发全身麻木或有过电样感觉者(大多为脊髓型颈椎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颈椎椎管狭窄症者)
4.闭眼时,向左右旋转头颈,引发偏头痛或眩晕者(大多为椎动脉颈椎病)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中医分型
1.风寒痹阻: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03五“好”保颈椎(一)走好
需昂首挺胸,双眼向正前方看,不可低头玩手机。
(二)坐好
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调节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三)睡好
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
科学的高度:大部分以自己的颌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
舒适的硬度:枕头就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
(四)吃好
1.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食疗方: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饮。
2.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3.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4.肝肾不足: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等。药膳方: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5.气血亏虚:宜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红枣、桂圆等。食疗方:桂圆莲子汤、大枣圆肉煲鸡汤等。
吃好才能身体好~(五)暖好
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
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颈椎病患者勿用颈部扛、抬重物,生活中应避免单手提重物。
04运动疗法
八段锦八段锦起源于南朝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太极拳
(1)项臂争力(2)仰首观天(3)回头望月......
“凤/米”字保健图
字向反转图
颈部按摩
颈肩操视频
(记得每天一遍打卡哦~)
05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
刮痧
艾灸
火龙罐综合灸
下沙院区骨伤科专家门诊排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