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在解店镇七庄村,有一对患难夫妻,丈夫叫张惠田,50岁;妻子叫赵建芳,47岁。张惠田于年8月给别人建房时,不幸身受重伤,医院确诊为颈椎骨折高位截瘫,住院两个多月,医药费花销2万余元,造成终身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吃喝起居大小便都需要专人护理,至今已经度过13年了。13年,赵建芳用一颗爱心守护着丈夫;13年,赵建芳用一双大手抚慰着丈夫的伤痛;13年,赵建芳用一个柔弱身躯撑起一个残缺的家。
13年前,事故发生后,张惠田曾对自己悲观失望,甚至想到轻生。妻子赵建芳及时劝道:两位老人还健在,你要寻了短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该有多难受啊。你虽不能生活自理,但你头脑清醒,和他们面对面的说个心里话,也是对老人的安慰,活着总比死了强。有你,遇事我可和你商量,失去了你,咱们这个家就散了,孩子也就成了路旁的小草,遭受风霜,任人贱踏,你能闭上眼吗?妻子语重心长的话语驱散了惠田满腑的乌云,让他重拾活下去的勇气。
在治病期间,当张惠田见父母老泪横流,看孩子啼哭可怜,望妻子憔悴不堪,就连丈母娘也整日以泪洗面时,清醒地意识到他的生与死关系到三辈人的谋生抉择,他需要理性面对现实。就在他哀其不幸绝望之时,村党支部书记柳迎朝同志亲临家中看望他,给他办了生活低保,鼓励他坚强起来。特别是爱妻赵建芳熬汤煎药、喂汤喂饭、端屎倒尿、形影不离、昼夜伺候在床前的恩爱之举,再次唤醒了他生的希望。他说:“我身体虽然倒下了,但我头脑清醒,我还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娘家妈看到女儿整天围着丈夫辛苦伺候,哭诉着说:“芳芳啊,你可咋办,惠田成了这个样,什么时候你才能熬到头?”建芳说:“妈,你不要熬煎,车到山前必有路。”张惠田也曾想妻子而立之年,就守着一个终身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可苦到何时啊。他对妻子说:“建芳,趁你还年轻,早点找个好人家吧。你不要管我了,我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哩,不能拖累你一辈子!”妻子听了他的话,声泪俱下地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不伺候你谁伺侯你?你是我的男人孩子的爸,这是我该干的,你不要多心。”从那一刻起,赵建芳13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对丈夫的承诺。13个春夏秋冬,她为丈夫流了多少泪水和汗水;她让丈夫冬有棉、夏有单;丈夫大小便失禁,常常便在裤裆里,她不嫌脏、不怕累,总把衣服擦洗得干干净净。13年多天,她日日夜夜守侯在丈夫的床前。农忙时,她把丈夫安排好,把公婆叫到他身边照看,自己到地里干完活马上就回到丈夫身边。有时惠田感冒了她就及时把保健站医生叫到家里打针输液。为了让丈夫多活动、晒太阳,她省吃俭用给丈夫买了辆轮椅,经常推着丈夫夏天出没在树阴下乘凉风儿,冬季到太阳底下晒暖暖。为了让丈夫乐观解闷,她把丈夫推到牌场看别人打牌。村里唱戏,她就把他推到舞台下看大戏。在赵建芳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惠田身上的疼痛减轻了,吃药也少了,身体也发胖了,精神上也充实了,有了生活乐趣。张惠田常对来看他的人说:“我能活到现在,一半是医生给的,一半是我媳妇给的,对媳妇的恩情我下辈子也还不清。”如今,13年过去了,赵建芳含辛茹苦,铢积寸累,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年5月,她给家里盖起了新房。年10月,她给唯一的儿子娶亲成了家。去年8月,家里又添了一个胖孙子,全家人欢天喜地,邻舍亲友贺喜时,惠田高兴地说:“我家能有今天,全靠建芳一人,她是个好人,受苦了!”他对儿子和儿媳说:“你们可要好好孝顺你妈,让你妈有个幸福的晚年。”编辑:王成林图:田敏选自:县妇联“最美家庭”典型采撷《笑城女人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