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10多人脊柱骨折,2人瘫痪最近这个

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

十多人脊柱骨折,两人瘫痪,

都是摘杨梅惹的祸!

医护人员呼吁,

杨梅好吃,采摘却危险,

大家千万不要以身犯险。

摘个杨梅竟然瘫痪了

17日上午,记医院ICU病房,两名因摘杨梅瘫痪的伤者目前都在这里接受治疗。

一名患者是镇海转院而来的张先生。

张先生今年50岁,是本地人。周日上午8点多,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在九龙湖山上游玩时,看到了几棵野生的杨梅树。大家都想尝尝鲜,张先生自告奋勇上树摘杨梅。结果树枝断了,张先生一下子从3米多高的树上摔了下来,不会动了。

朋友们医院,由于伤势较重,他很快医院。

接诊的脊柱外科董伟鑫医生告诉记者,张先生入院时脐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安排了明天手术,如果顺利,这个患者以后可以坐起来,这样家人护理难度会低一点。”

经过积极的治疗、康复,张先生有没有重新站起来行走的可能?董医生摇摇头:他是胸腰段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伤得太重了。这个答案也让张先生的家人崩溃,事发以来他们还一直瞒着张先生,他并不知道自己以后都站不起来了。

另一名患者是来自杨梅之乡余姚的谢大伯。

谢大伯今年也就60岁出头,情况比张先生更糟。周日下午4点多,他在自家种的杨梅树上采摘杨梅,不慎跌落,当场不省人事。村民们第一时医院,紧急处理医院。

谢大伯被诊断为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也就是高位截瘫),乳头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丧失,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董医生表示,谢大伯的情况不太乐观,医院将尽全力救治,保住他的生命并为他争取后续手术的机会。

这样的伤者每年都有几十例

医院获悉,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院方收到因摘杨梅导致脊柱骨折的伤者十多人。17日下午,当天又有6名伤者入院,一人伤势严重。

董伟鑫医生告诉记者,因摘杨梅骨折入院的伤者每年都有几十例,“去年我一天里就碰到了12例,每个都伤得不轻。”

该院脊柱外科另一位专家胡勇表示,虽然年年都会开展相关宣传,但每年一到6月杨梅上市的季节,都会有大量的“杨梅骨折”医院。轻者四肢骨折,重者脊柱骨折、颅脑损伤,留下终生残疾,个别患者最终不治身亡,让人心痛不已。

胡医生提到几名让他印象较深的患者。一名62岁阿姨,从杨梅树上摔下,颈肩部持续性疼痛伴四肢活动受限,胸骨柄平面以下感觉丧失,被诊断为“颈5/6骨折脱位伴高位截瘫”,急诊手术后骨折脱位恢复了,但脊髓损伤却无法修复。

一名25岁男子,也是从杨梅树上摔下,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活动受限、麻木、肌力减退,被诊断为“腰2/3骨折脱位伴马尾神经损伤”,手术后情况好转,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发生杨梅骨折后不能随意搬动伤者

医护人员分析,“杨梅骨折”之所以高发,原因有三:

一是杨梅树“外强中干”,看着粗壮其实韧性极差,容易断裂;

二是杨梅树多种在陡峭的山坡上,采摘期又正值梅雨季节,地面和树干湿滑,增加了隐患;

三是摘杨梅的多是普通市民,采摘又是一时兴起,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专门的设备,徒手上阵导致意外频发。

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马维虎表示,随着杨梅成熟,接下去因此受伤的市民可能还会增多。如果不幸摔伤,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伤者如果不能动弹,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他,以免压迫脊髓神经,造成二次伤害。

伤者如果是头部着地,容易引起颈椎骨折,搬运时要注意固定伤者头部。

伤者如果是双手先着地,容易引起手臂多处骨折,最好就地取材,用木棍、树枝固定后搬运,避免骨折断端对伤者造成再次损伤及疼痛。

伤者如果是双足着地,则容易引起腰椎,双下肢骨折,应该用较长的木棍固定骨折部位。腰痛明显的伤者要平行搬运,避免骨折部位移位而压迫神经,要知道脊髓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可导致患者瘫痪,丧失行走能力。

当然,最好的预防方式是不要随意上树摘杨梅,尤其是老年人,腿脚本就没那么灵活,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实在想摘,可以借助“摘杨梅神器”一类的工具,一个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实惠好用。

来源:FM93交通之声、宁波晚报(童程红、赵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jc/7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