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长征抗疫记录微光汇聚终成星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当疫情袭来,医院的应急能力:物资供应、人员调配、落实速度……只有每个环节舒畅,医院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

正如一位骨科进修生写给颈椎外科病区袁文主任的信中所说:“从一日三餐到生活物资一应俱全,这段时间让我感受到您们的关爱,每天老师们总会问一句‘你们吃得好吗?睡得好吗?辛苦了’……医院点赞”。

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进修医生、实习护士,特殊时刻,他们都是长征的责任。

给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点赞,给所有长征人点赞!

党旗指引担使命·细致入微解忧愁

1天、2天……6天、7天,随着隔离时间一天天过去,骨科5楼全封闭管理区患者情绪出现波动,矛盾显现。在如此复杂的形式下,如何快速稳定病患的情绪成为了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

经过骨科5楼临时党支部的紧急商议,病区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分发到每一位患者及家属手中,收集了解每个人现在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争取一对一的做好安抚讲解工作,争取解决患者遇到的困难,回答她们心中的疑惑,缓解焦躁的情绪。

骨科全封闭管理区临时党支部

和医院视频会议讨论防疫工作

最终收集家属及患者反映的困难及问题37个。周许辉书记与大家商量后,将患者提出的问题分为两类:病区自己能够沟通解决的马上为患者解决好,无法解决医院,请医院协调解决。

随后,周许辉书记,倪斌教授、王策副主任、郭群峰副教授、周秋芳护士长、范建平护士长、吴锦辉主治医师、林涛主治医师齐上阵,来到病房逐一为患者解答心中的疑虑,将每日快递时间由两次改为四次,同时与营养科联系,改善患者及家属的伙食。

经过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家属及患者的紧张焦躁情绪得到了缓解,病房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医护团队逐一为患者解答疑虑

为了患者,病区的医生可以说竭尽所能。

一位重度脊柱侧弯的患者从湖南来到长征求医,在院外等待1周后终于有了床位。没想到的是,等他办好住院手续等待前一位病人出院的时候,病区突然因为疫情封闭。这位患者无法正常休息,又疼痛难忍。吴锦辉医生看到这一幕,默默将自己的床让给了他。“医院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需要让他们在这里能有家的感觉。”

而已经在全封闭管理区坚守了7天的他,每天在防疫、查房、患者管理中奔跑着。

吴锦辉医生(右)工作中

坚守一线共进退·医护同心显担当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院内不同人群核酸采样、对外24小时核酸采样……采样工作量骤然增加,需要支援。

支援消息发出后,应者云集。

“我去,我去”,“我们经过防护培训”,“我之前参与过这个工作”……

文职人员张英福是肿瘤科协理医生,包括他在内的20名协理医生最终加入到了核酸采样队伍。在院内核酸采样点、急诊核酸采样亭,都有他们帅气的身影。

其它片区的护士更是义不容辞,一有空就顶上去。文职护士朱方翔忙完自己的工作,就到核酸采样点维持次序,保证核酸采样更顺畅快速进行。

前辈言传身教·学生护士变化大

在医院全封闭管理区的抗疫队伍中,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实习护士。

实习护士郭俊是名退伍军人,他对“使命”和“责任”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医院闭环期间,依然投入一线,进行护理、消杀工作。在战疫关键时刻,他服从护士长的调动,哪里需要去哪里。在疫情面前,郭俊生动诠释了军人的担当。

“00”后实习护士谢旺,今年春医院实习。在这特殊的时刻,这个大男孩有过恐慌,有过害怕。但在科室护士长和同事们的身教下,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跑。虽然累点、苦点,但他却觉得很“值”。

还有李文、连佳宇,“病区的专家教授和护士老师们都一心扑在抗疫和患者身上,每天忙个不停,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他们,被突然推到了抗疫最前线,而他们在老师和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摸索着、学习着、成长着。

平凡之处见伟大·为你们点个赞

在更多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医院更多的岗位上,每一位长征人都在默默坚守,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微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lcbx/9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