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琴曲歌辞一
琴者,先王所以修身、理性、禁邪、防淫者也,是故君子无故不去其身。《唐书·乐志》曰:“琴,禁也。夏至之音,阴气初动,禁物之淫心也。”《世本》曰:“琴,神农所造。”《广雅》曰:“伏羲造琴,长七尺二寸,而有五弦。”扬雄《琴清英》曰:“舜弹五弦之琴而天下化。”《琴操》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古今乐录》曰:“今称二弦为文武弦是也。”应劭《风俗通》曰:“七弦,法七星也。”《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弦为商,次为角,次为羽,次为徵,次为少宫,次为少商。”桓谭《新论》曰:“今琴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崔豹《古今注》曰:“蔡邕益琴为九弦,二弦大,次三弦小,次四弦尤小。”梁元帝《纂要》曰:“古琴名有清角,黄帝之琴也。鸣鹿、循况、滥胁、号钟、自鸣、空中,皆齐桓公琴也。绕梁,楚庄王琴也。绿绮,司马相如琴也。焦尾,蔡邕琴也。凤皇,赵飞燕琴也。自伏羲制作之后,有瓠巴、师文、师襄、成连、伯牙、方子春、钟子期,皆善鼓琴。而其曲有畅、有操、有引、有弄。”《琴论》曰:“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其道也。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引者,进德修业,申达之名也。弄者,情性和畅,宽泰之名也。其后西汉时有庆安世者,为成帝侍郎,善为《双凤离鸾之曲》,齐人刘道强能作《单凫寡鹤之弄》,赵飞燕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皆妙绝当时,见称后世。若夫心意感发,声调谐应,大弦宽和而温,小弦清廉而不乱,攫之深,醳之愉,斯为尽善矣。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五曲:一曰《鹿鸣》,二曰《伐檀》,三曰《驺虞》,四曰《鹊巢》,五曰《白驹》。九引:一曰《烈女引》,二曰《伯妃引》,三曰《贞女引》,四曰《思归引》,五曰《霹雳引》,六曰《走马引》,七曰《箜篌引》,八曰《琴引》,九曰《楚引》。十二操:一曰《将归操》,二曰《猗兰操》,三曰《龟山操》,四曰《越裳操》,五曰《拘幽操》,六曰《岐山操》,七曰《履霜操》,八曰《朝飞操》,九曰《别鹤操》,十曰《残形操》,十一曰《水仙操》,十二曰《襄陵操》。自是已后,作者相继,而其义与其所起,略可考而知,故不复备论。”《乐府解题》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存之者,以广异闻也。” 白雪歌 齐·徐孝嗣 谢希逸《琴论》曰:“刘涓子善鼓琴,制《阳春》、《白雪》曲。琴集曰:《白雪》师旷所作商调曲也。”《唐书·乐志》曰:“《白雪》,周曲也。”张华《博物志》曰:“《白雪》者,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也。”高宗显庆二年,太常言《白雪》琴曲本宜合歌,今依琴中旧曲,以御制《雪诗》为《白雪》歌辞。又古今乐府奏正曲之后,皆别有送声,乃取侍臣许敬宗等和诗以为送声,各十六节。六年二月,吕才造琴歌《白雪》等曲,帝亦制歌辞十六章,皆著於乐府。 风闺晚翻霭,月殿夜凝明。愿君早留眄,无令春草生。 同前 梁·朱孝廉 凝云没霄汉,从风飞且散。联翩避幽谷,徘徊依井干。
既兴楚客谣,亦动周王叹。所恨轻寒早,不迨阳春旦。 白雪曲 唐·僧贯休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神人畅 唐尧 《古今乐录》曰:“尧郊天地,祭神座上有响,诲尧曰:‘水方至为害,命子救之。’尧乃作歌。”谢希逸《琴论》曰:“《神人畅》,尧帝所作。尧弹琴感神人现,故制此弄也。” 清庙穆兮承予宗,百僚肃兮于寝堂。醊祷进福求年丰,有响在坐,敕予为害在玄中。钦哉皓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 思亲操 虞舜 《古今乐录》曰:“舜游历山,见鸟飞,思亲而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舜作《思亲操》,孝之至也。” 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青泠。
深谷鸟鸣兮莺莺,设罥张罝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当安归。 南风歌二首 虞舜 《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反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有黄龙兮自出于河,负书图兮委蛇。
罗沙案图观谶兮闵天嗟嗟,击石拊韶兮沦幽洞微,鸟兽跄跄兮凤皇来仪,凯风自南兮喟其增叹。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湘妃 唐·刘长卿 《山海经》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云:“天帝之女,处江为神,即《列仙传》所谓江妃二女也。”刘向《列女传》曰:“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以妻舜于妫汭。舜既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死於苍梧,二妃死於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湘中记》曰:“舜二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韩愈《黄陵庙碑》曰:“秦博士对始皇帝云:湘君者,尧之二女舜妃者也。刘向郑玄亦皆以二妃为湘君。而《离骚》、《九歌》既有《湘君》,又有《湘夫人》,王逸以为湘君者,自其水神而谓,湘夫人乃二妃,璞与逸俱失也。尧之长女娥皇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也。故《九歌》谓娥皇为君,女英为帝子,各以其盛者推言之也。礼有小君,明其正自得称君也。”按《琴操》有《湘妃怨》,又有《湘夫人》曲。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同前 唐·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湘妃怨 唐·孟郊 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积。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 同前 陈羽 二妃怨处云沈沈,二妃哭处湘水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 湘妃列女操 鲍溶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珮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湘夫人 梁·沈约 潇湘风已息,沅澧复安流。扬蛾一含睇,?娟好且修。捐玦置澧浦,解珮寄中洲。 同前 王僧孺 桂栋承薜帷,眇眇川之湄。白蘋徒可望,绿芷竟空滋。日暮思公子,衔意嘿无辞。 同前 唐·邹绍先 枫叶下秋渚,二妃愁渡湘。疑山空杳蔼,何处望君王。日落水云里,油油心自伤。同前 李颀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同前 郎士元 蛾眉对湘水,遥哭苍梧间。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
至今楚山上,犹有泪痕斑。南有涔阳路,渺渺多新愁。昔神降回时,风波江上秋。彩云忽无处,碧水空安流。 襄陵操 夏禹 一曰《禹上会稽》。《书》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古今乐录》曰:“禹治洪水,上会稽山,顾而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夏禹治水而作《襄陵操》。”《琴集》曰:“《禹上会稽》,夏禹东巡狩所作也。” 呜呼,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过吾门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烦下民。 霹雳引 梁·简文帝 谢希逸《琴论》曰:“夏禹作《霹雳引》。”《乐府解题》曰:“楚商梁游於雷泽,霹雳下,乃援琴而作之,名《霹雳引》。”未知孰是。 来从东海上,发自南山阳。时闻连鼓响,乍散投壶光。飞车走四瑞,绕电发时祥。令去於斯表,杀来永传芳。 同前 隋·辛德源 出地声初奋,乘乾威更作。云衔天笑明,雨带星精落。碎枕神无绕,震楹书自若。侧闻吟白虎,远见飞玄鹤。 同前 唐·沈佺期 岁七月火伏而金生,客有鼓瑟於门者,奏霹雳之商声。始戛羽以騞砉,终扣宫而砰駖。电耀耀兮龙跃,雷阗阗兮雨冥。气呜唅以会雅,态欻翕以横生。有如驱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斮长鲸。孰与广陵比意,别鹤俦精而已。俾我雄子魄动,毅夫发立,怀恩不浅,武义双辑。视胡若芥,剪羯如拾。岂徒慨慷中筵,备群娱之翕习哉! 箕子操 殷·箕子 一曰《箕子吟》。《史记》曰:“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乃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古今乐录》曰:“纣时,箕子佯狂,痛宗庙之为墟,乃作此歌,后传以为操。”《琴集》曰:“《箕子吟》,箕子自作也。” 嗟嗟,纣为无道杀比干。咩重复嗟独奈何!漆身为厉,被发以佯狂,今奈宗庙何!天乎天哉!欲负石自投河。嗟复嗟,奈社稷何! 拘幽操 周文王 一曰《文王哀羑里》。《琴操》曰:“《拘幽操》,文王拘於羑里而作也。文王修德,百姓亲附。崇侯虎疾之,谮於纣曰:‘西伯昌,圣人也。长子发,中子旦,皆圣人也。三圣合谋,君其虑之。’乃囚文王於羑里,将杀之。於是文王四臣散宜生之徒,得美女、大贝、白马朱鬛以献於纣,纣遂出西伯。文王在羑里,演《易》八卦以为六十四,作郁厄之辞曰:‘困于石,据于蒺薐。’乃申愤而作歌云。” 殷道溷溷,浸独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幽闭牢穽,由其言兮。遘我四人,忧动勤兮。 同前 唐·韩愈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文王操 周·文王 《琴操》曰:“纣为无道,诸侯皆归文王。其后有凤皇衔书於郊,文王乃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文王操》,文王作也。” 翼翼翱翔,彼凤皇兮。衔书来游,以会昌兮。瞻天案图,殷将亡兮。苍苍之天,始有萌兮。五神连精,合谋房兮。兴我之业,望羊来兮。 克商操 周·武王 一曰《武王伐纣》。《古今乐录》曰:“武王伐纣而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克商操》,武王伐纣时制。”《琴集》曰:“《武王伐纣》,武王自作也。”上告皇天兮,可以行乎? 伤殷操 宋·微子 《琴集》曰:“《伤殷操》微子所作也。”《尚书大传》曰:“微子将朝周,过殷之故墟,见麦秀之蔪蔪,黍禾之蝇蝇也,曰:‘此故父母之国,宗庙社稷之亡也。’志动心悲,欲哭则为朝周,欲泣则近妇人,推而广之作雅声,即此操也,亦谓之《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 越裳操 周公旦 《琴操》曰:“《越裳操》,周公所作也。”《古今乐录》曰:“越裳献白雉,周公作歌,遂传之为《越裳操》。” 於戏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 同前 唐·韩愈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於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岐山操 韩愈 《琴操》曰:“《岐山操》,周公为大王作也。”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神凤操 周·成王 一曰《凤皇来仪》。《古今乐录》曰:“周成王时,凤皇翔舞,成王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成王作《神凤操》,言德化之感也。”《琴集》曰:“《凤皇来仪》,成王所作。” 凤皇翔兮於紫庭,予何德兮以感灵。赖先人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采薇操 伯夷 《琴集》曰:“《采薇操》,伯夷所作也。”《史记》曰:“武王克殷,伯夷、叔齐耻之,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乃作歌,因传以为操。”《乐府解题》曰:“《采薇操》亦曰《晨游高举》。” 登彼高山,言采其薇。以乱易暴,不知其非。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 履霜操 尹伯奇 《琴操》曰:“《履霜操》,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也。伯奇无罪,为后母谗而见逐,乃集芰荷以为衣,采楟花以为食。晨朝履霜,自伤见放,於是援琴鼓之而作此操。曲终,投河而死。”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 同前 唐·韩愈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士失志操四首 晋·介子推 《琴集》曰:“《士失志操》,介子推所作也,一曰《龙蛇歌》。”《琴操》曰:“文公与介子绥俱遁,子绥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咎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乃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按《史记》:“文公重耳奔狄,其后反国,赏从亡,未及介子推。子推欲隐,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文公出见之,曰:‘此介子推也。’使人召之,亡入绵上山中。於是文公环绵上山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是也。” 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於中野。 有龙矫矫,遭天谴怒。三蛇从之,一蛇割股。二蛇入国,厚蒙爵土。馀有一蛇,弃於草莽。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雉朝飞操 齐·犊沐子 一曰《雉朝雊操》。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於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於冢上鼓之。忽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崔豹《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犊沐子所作也。齐宣王时,处士泯宣,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魏武帝时,宫人有卢女者,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特异於馀妓,善为新声,能传此曲。”伯牙《琴歌》曰:“麦秀蔪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乔槐,依绝区兮临回池。”《乐府解题》曰:“若梁简文帝‘晨光照麦畿’,但咏雉而已。”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游於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同前 宋·鲍照 雉朝飞,振羽翼,专场挟雌恃强力。媒已惊,翳又逼,篙间潜彀卢矢直刎绣颈,碎锦臆,绝命君前无怨色。握君手,执杯酒,意气相倾死何有。 同前 梁·简文帝 晨光照麦畿,平野度春翚。避鹰时耸角,妒垄或斜飞。
少年从远役,有恨意多违。不如随荡子,罗袂拂臣衣。 同前 吴均 二月雉朝飞,横行傍垄归。斜看水外翟,侧听岭南翚。躞蹀恒欲战,耿耿恃强威。当令君见赏,何辞碎锦衣。 同前 唐·李白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绮翼何离褷,犊沐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雉子斑奏急管弦,心倾美酒尽玉碗。枯杨枯杨尔生荑,我独七十而孤栖。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同前 唐·韩愈 雉之飞,于朝日。群雌孤雄,意气横出。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嗟我虽人,曾不如彼雉鸡。生身七十年,无一妾与妃。 同前 张祜 朝阳陇东泛暖景,双啄双飞双顾影。朱冠锦襦聊日整,漠漠雾中如衣褧。伤心卢女弦,七十老翁长独眠。雄飞在草雌在田,衷肠结愤气呵天。圣人在上心不偏,翁得女妻甚可怜。卷五十八 琴曲歌辞二
思归引 晋·石崇 一曰《离拘操》。《琴操》曰:“卫有贤女,邵王闻其贤而请聘之,未至而王薨。太子曰:‘吾闻齐桓公得卫姬而霸,今卫女贤,欲留之。’大夫曰:‘不可。若贤必不我听,若听必不贤,不可取也。’太子遂留之,果不听。拘於深宫,思归不得,遂援琴而作歌,曲终,缢而死。”晋石崇《思归引序》曰:“崇少有大志,晚节更乐放逸。因览乐篇有《思归引》,古曲有弦无歌,乃作乐辞。”但思归河阳别业,与琴操异也。《乐府解题》曰:“若梁刘孝威‘胡地凭良马’,备言思归之状而已。”按谢希逸《琴论》曰:“箕子作《离拘操》。”不言卫女作,未知孰是。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
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雁惊溯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同前 梁·刘孝威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锦车劳远驾,绣方疲屡奔。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龙堆求援急,孤塞请先屯。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同前 唐·张祜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焦桐罢弹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猗兰操 鲁·孔子 一曰《幽兰操》。《古今乐录》曰:“孔子自卫反鲁,见香兰而作此歌。”《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於香兰云。”《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同前 隋·辛德源 奏事传青阁,拂除乃陶嘉。散条凝露彩,含芳映日华。已知香若麝,无怨直如麻。不学芙蓉草,空作眼中花。 同前 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於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覯。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幽兰五首 宋·鲍照倾晖引暮色,孤景流恩颜。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帘委兰蕙露,帐含桃李风。揽带昔何道,坐令芳节终。结佩徒分明,抱梁辄乖互。华落知不终,空愁坐相误。眇眇蛸挂网,漠漠蚕弄丝。空惭不自信,怯与君尽期。陈国郑东门,古来共所知。长袖暂徘徊,驷马停路歧。 同前 唐·崔涂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将归操 鲁·孔子 一曰《郰操》。《琴操》曰:“《将归操》,孔子所作也。”《孔丛子》曰:“赵使聘夫子,夫子闻鸣犊与窦犨之见杀也,回舆而旋,为操曰《将归》。”《史记·世家》曰:“孔子既不得用於卫,将西见赵简子,至於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临河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曰:‘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夫鸟兽之不义也,尚知辟之,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郰乡,作为《郰操》以哀之。”徐广曰:“窦鸣犊、舜华,或作鸣铎、窦犨。”王肃曰:“《郰操》,琴曲名也。” 翱翔于卫,复我旧居。从吾所好,其乐只且。 同前 唐·韩愈 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乎归乎,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龟山操 韩愈 《琴操》曰:“《龟山操》,孔子所作也。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此曲,以喻季氏,若龟山之蔽鲁也。”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祇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思兮嗟余归辅。 残形操 韩愈 《琴操》曰:“《残形操》,曾子所作。曾子梦一狸,不见其首,而作此曲也。” 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吉凶何为兮觉坐而思,巫咸上天兮识者其谁。 双燕离 梁·简文帝 《琴集》曰:“《独处吟》、《流凘咽》、《双燕离》、《处女吟》四曲,其词俱亡。”《琴历》曰:“河间新歌二十一章,此其四曲也。” 双燕有雄雌,照日两差池。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桂栋本曾宿,虹梁早自窥。原得长如此,无令双燕离。 同前 沈君攸 双燕双飞,双情想思。容色已改,故心不衰。双入幕,双出帷。秋风去,春风归。幕上危,双燕离。衔羽一别涕泗垂,夜夜孤飞谁相知。左回右顾还相慕,翩翩桂水不忍渡,悬目挂心思越路。萦郁摧折意不泄,原作镜鸾相对绝。 同前 唐·李白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处女吟 鲁·处女 《琴操》曰:“《处女吟》,鲁处女所作也。”《古今乐录》曰:“鲁处女见女贞木而作歌,亦谓之《女贞木歌》。” 菁菁茂木,隐独荣兮。变化垂枝,含蕤英兮。修身养志,建令名兮。厥道不同,善恶并兮。屈身身独,去微清兮。怀忠见疑,何贪生兮。 贞女引 梁·简文帝 《琴操》曰:“鲁次室女作《贞女引》。” 借问怀春台,百尺凌云雾。北有岁寒松,南临女贞树。庭花对帷满,隙月依枝度。但使明妾心,无嗟坐迟暮。 同前 沈约 贞心信无矫,傍邻也见疑。轻生本非惜,贱躯良足悲。传芳托嘉树,弦歌寄好词。 列女操 唐·孟郊 《琴集》曰:“楚樊姬作《列女引》。”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别鹤操 商·陵牧子 崔豹《古今注》曰:“《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援琴而歌。后人因为乐章焉。”《琴谱》曰:“琴曲有四大曲,《别鹤操》其一也。” 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远兮路漫漫,揽衣不寐兮食忘餐。 同前 宋·鲍照 双鹤俱起时,徘徊沧海间。长弄若天汉,轻躯似云悬。幽客时结侣,提携游三山。青缴凌瑶台,丹萝笼紫烟。海上疾风急,三山多云雾。散乱一相失,惊孤不得住。缅然日月驰,远矣绝音仪。有原而不遂,无怨以生离。鹿鸣在深草,蝉鸣隐高枝。心自有所怀,旁人那得知。 同前 唐·韩愈 雄鹤衔枝来,雌鹤啄泥归。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江汉水之大,鹤身鸟之微。更无相逢日,安可相随飞。 别鹤 梁·简文帝 接翮同发燕,孤飞独向楚。值雪已迷群,惊风复失侣。 同前 吴均 别鹤寻故侣,联翩辽海间。单栖孟津水,惊唳陇头山。 同前 唐·杨巨源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同前 王建 主人一去池水绝,池鹤散飞不相别。青天漫漫碧海重,知向何山风雪中。万里虽然音影在,雨心终是死生同。池边巢破松树死,树头年年乌生子。 同前 张籍 双鹤出云溪,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同前 杜牧 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青田归路远,月桂旧巢空。矫翼知何处,天涯不可穷。 走马引 梁·张率 一曰《天马引》。崔豹《古今注》曰:“《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怨,杀人而亡,匿於山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觉闻其声,以为追吏,奔而亡去。明旦视之,乃天马迹也。因惕然大悟曰:‘岂吾所处之将危乎?’遂荷粮而逃,入于沂泽中,援琴而鼓之,为天马之声,故曰《走马引》也。” 良马龙为友,玉珂金作羁。驰骛宛与洛,半骤复半驰。倏忽而千里,光景不及移。九方惜未见,薛公宁所知。敛辔且归去,吾畏路傍儿。 同前 唐·李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天马引 陈·傅縡 骢色表连钱,出冀复来燕。取用偏开地,为歌乃号天。权奇意欲远,躞蹀势难前。本珍白玉镫,因饰黄金鞭。愿酬刍秣宠,千里得千年。 龙丘引 梁·简文帝 一曰《楚引》。《琴操》曰:“《楚引》者,楚游子龙丘高所作也。龙丘高出游三年,思归故乡,望楚而长叹,故曰《楚引》。” 龙丘一回首,楚路苍无极。水照弄珠影,云吐阳台色。浦狭村烟度,洲长归鸟息。游荡逐春心,空怜无羽翼。 楚朝曲 宋·吴迈远 白云萦蔼荆山阿,洞庭纵横日生波。幽芳远客悲如何,绣被掩口越人歌。壮年流瞻襄成和,清贞空情感电过。初同末异忧愁多,穷巷恻怆沈汨罗。延思万里挂长河,翻惊汉阴动湘娥。 楚明妃曲 汤惠休 琼台彩楹,桂寝雕甍。金闺流耀,玉牖含英。香芬幽蔼,珠彩珍荣。文罗秋翠,纨绮春轻。骖驾鸾鹤,往来灵仙。含姿绵视,微笑相迎。结兰枝,送目成,当年为君荣。 渡易水 燕·荆轲 一曰《荆轲歌》。《史记》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送之至於易水之上,轲使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此歌,复为羽声慷慨,於是就车而去。”《乐府广题》曰:“后人以为琴中曲。”按《琴操》商调有《易水曲》,荆轲所作,亦曰《渡易水》是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同前 梁·吴均 杂虏客来齐,时余在角抵。扬鞭渡易水,直至龙城西。日昏笳乱动,天曙马争嘶。不能通瀚海,无面见三齐。 荆轲歌 陈·阳缙 函谷路不通,燕将重深功。长虹贯白日,易水急寒风。壮发危冠下,匕首地图中。琴声不可识,遗恨没秦宫。 力拔山操 楚·项籍 《汉书》曰:“项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惊曰:‘汉已得楚乎,何楚人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遂上马,溃围南出。平明,汉军乃觉。”按《琴集》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於此。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歌 无复拔山力,谁论盖世才。欲知汉骑满,但听楚歌哀。悲看骓马去,泣望舣舟来。 大起风 汉·高帝 《汉书》曰:“高祖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帝击筑自歌,令儿皆和习之。帝自起舞。”《礼乐志》曰:“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儿习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为员。”按《琴操》有《大风起》,汉高帝所作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采芝操 四皓 《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按《汉书》曰:“四皓皆八十馀,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於是退而作此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四皓歌 唐·崔鸿 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 八公操 汉·刘安 一曰《淮南操》。《古今乐录》曰:“淮南王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谢希逸《琴论》曰:“《八公操》,淮南王作也。”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卷五十九 琴曲歌辞三
昭君怨 汉·王嫱 《乐府解题》曰:“王嫱,字昭君。《琴操》载:昭君,齐国王穰女。端正闲丽,未尝窥门户。穰以其有异於人,求之者皆不与。年十七,献之元帝。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积五六年,帝每游后宫,常怨不出。后单于遣使朝贡,帝宴之,尽召后宫。昭君盛饰而至,帝问欲以一女赐单于,能者往。昭君乃越席请行。时单于使在旁,惊恨不及。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报汉,白璧一只,騵马十匹,胡地珍宝之物。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单于死,子世达立,昭君谓之曰:‘为胡者妻母,为秦者更娶。’世达曰:‘欲作胡礼。’昭君乃吞药而死。”按《汉书·匈奴传》曰:“竟宁中,呼韩邪来朝,汉归王昭君,号宁胡阏氏。呼韩邪死,子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复妻昭君。”不言饮药而死。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改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同前 梁·王叔英妻刘氏 一生竟何定,万事最难保。丹青失旧仪,玉匣成秋草。想妾辞关泪,至今犹未燥。汉使汝南还,殷勤为人道。 同前 陈·后主 图形汉宫里,遥聘单于庭。狼山聚云暗,龙沙飞雪轻。笳吟度陇咽,笛转出关鸣。啼妆寒叶下,愁眉塞月生。只馀马上曲,犹作别时声。 同前 唐·白居易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同前二首 张祜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唯见月,何处是长安?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同前 梁氏琼 自古无和亲,贻灾到妾身。胡风嘶去马,汉月吊行轮。衣薄狼山雪,妆成虏塞春。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明妃怨 杨凌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 蔡氏五弄 《琴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琴集》曰:“《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并宫调,蔡邕所作也。”《琴书》曰:“邕性沈厚,雅好琴道。嘉平初,入青溪访鬼谷先生。所居山有五曲:一曲制一弄,山之东曲,常有仙人游,故作《游春》;南曲有涧,冬夏常渌,故作《渌水》;中曲即鬼谷先生旧所居也,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北曲高岩,猿鸟所集,感物愁坐,故作《坐愁》;西曲灌水吟秋,故作《秋思》。三年曲成,出示马融,甚异之。”《琴议》曰:“隋炀帝以嵇氏四弄、蔡氏五弄,通谓之九弄。”今按近世作者多因题命辞,无复本意云。 游春曲二首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游春辞二首 王涯 曲江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风光著处迷。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 同前三首 令狐楚 晚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渌水曲 齐·江奂 塘上蒲欲齐,汀州杜将歇。春心既易荡,春流岂难越。 桂楫及晚风,菱江映初月。芳香若可赠,为君步罗袜。 同前 梁·吴均 香暧金堤满,湛淡春塘溢。已送行台花,复倒高楼日。 同前二首 江洪尘容不忍饰,临池客未归。谁能别渌水,全取浣罗衣。 潺湲复皎洁,轻鲜自可悦。横使有情禽,照影遂孤绝。 同前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渌水辞 唐·李贺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为有倾城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幽居弄 顾况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扣商占角两三声,洞户溪窗一冥寂。 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江南山里人。 秋思二首 唐·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同前三首 鲍溶
胡风吹雁翼,远别无人乡。君近雁来处,几回断君肠。
昔奉千日书,抚心怨星霜。无书又千日,世路重茫茫。燕国有佳丽,蛾眉富春光。自然君归晚,花落君空堂。君其若不然,岁晚双鸳鸯。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立身多户门,何必燕山铭。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季秋天地闲,万物生意足。我忧长於生,安得及草木。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同前 司空曙 静与懒相偶,年将衰共催。前途欢不集,往事恨空来。昼景委红叶,月华铺绿苔。沈思更何有,结坐玉琴哀。 同前 司空图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同前二首 王涯 网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月渡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宫连太液见苍波,暑气微清秋意多。一夜轻风蘋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胡笳十八拍 后汉·蔡琰 《后汉书》曰:“蔡琰,字文姬,邕之女也。博学有才辩,又妙於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没於南匈奴。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痛邕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陈留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蔡琰别传》曰:“汉末大乱,琰为胡骑所获,在右贤王部伍中。春月登胡殿,感笳之音,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与邕有旧,敕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琴集》曰:“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并蔡琰作。”按蔡翼《琴曲》有大小胡笳十八拍。沈辽集世名流家声小胡笳,又有契声一拍,共十九拍,谓之祝家声。祝氏不详何代人,李良辅《广陵止息谱序》曰:“契者,明会合之至理,殷勤之馀也。”李肇《国史补》曰:“唐有董庭兰,善沈声、祝声,盖大小胡笳云。” 第一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第二拍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虫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悬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第三拍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从夜达明,风浩浩兮暗塞昏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第四拍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俗殊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何囏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第五拍 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肠断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第六拍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第七拍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戎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地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於此。 第八拍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转悲愁。 第九拍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为传。 第十拍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第十一拍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兮彻心髓。 第十二拍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逢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二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第十三拍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第十四拍 身归国兮儿莫知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得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第十五拍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心有忆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第十六拍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徒想忧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 第十七拍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枯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虺兮骨肉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欢息欲绝兮泪阑干。 第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馀兮思未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离兮受之应不容。 胡笳十八拍 唐·刘商 第一拍 汉室将衰兮四夷不宾,动干戈兮征战频。哀哀父母生育我,见离乱兮当此辰。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 第二拍 马上将余向绝域,厌生求死死不得。戎羯腥膻岂是人,豺狼喜怒难姑息。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近胡国。万里重阴鸟不飞,寒沙莽莽无南北。 第三拍 如羁囚兮在缧绁,忧虑万端无处说。使余力兮剪余发,食余肉兮饮余血。诚知杀身愿如此,以余为妻不如死。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 第四拍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 第五拍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第六拍 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是非取与在指捴,言语传情不如手。 第七拍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龟兹荜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竟夕无云月上天,故乡应得重相见。 第八拍 忆昔私家恣娇小,远取珍禽学驯扰。如今沦弃念故乡,悔不当初放林表。朔风萧萧寒日暮,星河寥落胡天晓。旦夕思归不得归,愁心想似笼中鸟。 第九拍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学他刺血写得书,书上千重万重恨。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 第十拍 恨凌辱兮恶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生得胡儿欲弃捐,及生母子情宛然。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养宁不怜。 第十一拍 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无冬无夏卧霜霰,水冻草枯为一年。汉家甲子有正朔,绝域三光空自悬。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 第十二拍 破瓶落井空永沈,故乡望断无归心。宁知远使问姓名,汉语泠泠传好音。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如今果是梦中事,喜过悲来情不任。 第十三拍 童稚牵衣双在侧,将来不可留又忆。还乡惜别两难分,宁弃胡儿归旧国。山川万里复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第十四拍 莫以胡儿可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还乡岂不见亲族,念此飘零隔生死。南风万里吹我心,心亦随风渡辽水。 第十五拍 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不知愁怨情若何,似有锋铓扰方寸。悲欢并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问。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雠结恩信。 第十六拍 去时只觉天苍苍,归日始知胡地长。重阴白日落何处,秋雁所向应南方。平沙四顾自迷惑,远近悠悠随雁行。征途未尽马蹄尽,不见行人边草黄。 第十七拍 行尽胡天千万里,唯见黄沙白云起。马饥跑雪衔草根,人渴敲冰饮流水。燕山仿佛辨烽戍,鼙鼓如闻汉家垒。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 第十八拍 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明烛重然煨烬灰,寒泉更洗沈泥玉。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 胡笳曲 宋·吴迈远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同前 梁·陶弘景 负扆飞天历,与夺徒纷纭。百年三五代,终是甲辰君。 同前二首 江洪 藏器欲逢时,年来不相让。红颜征戍儿,白首边城将。 落日惨无光,临河独饮马。飋飓夕风高,联翩飞雁下。卷六十 琴曲歌辞四
飞龙引 隋·萧悫 河曲衔图出,江上负舟归。欲因作雨去,还逐景云飞。
引商吹细管,下徵泛长徽。持此凄清引,春夜舞罗衣。 同前二首 唐·李白 黄帝铸鼎於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銮车。登銮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乌夜啼引 张籍 李勉《琴说》曰:“《乌夜啼》者,何晏之女所造也。初,晏系狱,有二乌止於舍上。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遂撰此操。”按清商西曲亦有《乌夜啼》,宋临川王所作,与此义同而事异。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宛转歌二首 晋·刘妙容 一曰《神女宛转歌》。《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於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渚。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诗。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原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调韵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生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於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於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於此。 月既明,西轩琴复清。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一情。歌宛转,宛转凄以哀。愿为星与汉,光影共徘徊。 悲且伤,参差泪成行。低红掩翠方无色,金徽玉轸为谁锵。歌宛转,宛转情复悲。愿为烟与雾,氛氲对容姿。 同前 陈·江总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苦辛行。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便路捣衣声。别燕差池自有返,离蝉寂寞讵含情。云聚怀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度前乱。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竞入华堂要花枕,争开羽帐奉华茵。不惜独眼前下钓,欲许便作后来新。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宿处留娇堕黄珥,镜前含笑弄明珰。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同前 唐·郎大家宋氏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歌宛转,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日已暮,长檐鸟应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同前二首 刘方平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怅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宛转行 张籍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壁幽梦长。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 王敬伯歌 李端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三峡流泉歌 李季兰 《琴集》曰:“《三峡流泉》,晋阮咸所作也。”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敻,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风入松歌 僧皎然 《琴集》曰:“《风入松》,晋嵇康所作也。”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飗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轮。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风何凄兮飘凤脊,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 秋风 宋·吴迈远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月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线。荆扬早春和,幽冀犹霜霰。地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同前 汤惠休 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 同前三首 梁·江洪 先拂连云台,罢入迎风殿。已折池中荷,复驱檐里燕。 北牖风催树,南篱寒蛩吟。庭中无限月,思妇夜鸣砧。 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凄叶留晚蝉,虚庭吐寒菜。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明月引 唐·卢照邻 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浮云卷霭,明月流光。荆南兮赵北,碣石兮潇湘。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横桂枝於西第,绕菱花於北堂。高楼思妇,飞盖君王。文姬绝域,侍子他乡。见胡鞍之似练,知汉剑之如霜。试登高而极目,莫不变而回肠。 明月歌 阎朝隐 梅花雪白柳叶黄,云雾四起月苍苍。箭水泠泠漏刻长,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绿竹 梁·吴均 婵娟鄣绮殿,绕弱拂春漪。何当逢采拾,为君笙与篪。 绿竹引 唐·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山人劝酒 唐·李白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胡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兔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南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幽涧泉 唐·李白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於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鸣深林。 龙宫操 顾况 顾况曰:“壬子癸丑二年大水,时在滁,遂作此操,盖大历中也。”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汉倾吴蜀,汉女江妃杳相续,龙王宫中水不足。 飞鸢操 唐·刘禹锡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游鶤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哧疑鸳雏。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升仙操 唐·李群玉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成连 隋·辛德源 征夫从远役,归望绝云端。蓑笠城逾坏,桑落梅初寒。雪夜然烽湿,冰朝饮马难。寂寂长安信,谁念客衣单。 琴歌三首 秦·百里奚妻 《风俗通》曰:“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亦谓之扊扅。”《字说》曰:“门关谓之扊扅,或作剡移。”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同前二首 汉·司马相如 《琴集》曰:“司马相如客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於壁间见之。相如以琴心挑之,为《琴歌》二章。”按《汉书》相如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心悦而好之。乃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后俱如临邛是也。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琴歌 唐·张祜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琴歌 汉·霍去病 《古今乐录》曰:“霍将军去病益封万五千户,秩禄与大将军等,於是志得意欢而作歌。”按《琴操》有《霍将军渡河操》,去病所作也。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霍将军 唐·崔颢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自知。 琴歌 魏·阮瑀 《魏书》曰:“太祖雅闻阮瑀,辟之不应,乃逃入山中。焚山得瑀,太祖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抚弦而歌,为曲既捷,音声殊妙。”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潜畅,他人岂能乱。 同前二首 晋·赵整 《晋书》曰:“苻坚末年,怠於为政,赵整援琴作歌二章以讽。”昔闻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乱使浊。 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 同前 赵整 《晋书·载记》曰:“苻坚分氐户於诸镇,赵整因侍,援琴而歌。坚笑而不纳。及败於姚苌,果如整言。” 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 琴歌 唐·顾况 琴调秋些,胡风绕雪。峡泉声咽,佳人愁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