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与护理
一、跌倒
是指从平地行走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可发生软组织损伤、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者可导致脑组织损伤,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跌倒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也是老年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因跌倒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往往因护理不到位易引发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以致死亡,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负担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发生在住院、养老机构,易导致护患纠纷。深刻认识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少护士压力有很好的作用。
(一)护理评估
1、老年人跌倒原因的评估人体行走保持稳定状态需要视觉、小脑、前庭神经平衡系统及骨骼、肌肉功能的协调配合,任何部分受到的老化或疾病影响,都可以发生跌倒。
⑴生理性老化:随年龄增加,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视觉模糊、小脑萎缩、前庭神经系统供血不足,导致平衡系统功能逐渐发生障碍,加上老年人骨骼、关节和肌肉老化,大脑的应急反应能力下降,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⑵疾病的影响:①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全身性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中重度贫血和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低血糖反应等;②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脑中风、癫痫等;③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和腰椎疾病、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氏病等;④感觉系统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⑤各种疾病所致的体质衰弱、头晕。
⑶环境因素:①地面因素:有积水、过滑、凹凸不平、有坡度,地毯接缝处不平整,过道堆放障碍物及走路时踩到果皮等均可导致站立不稳而跌倒;②家具:空间小,家居多,拿放高处物体,床椅的高度不适宜或无床栏等;③卫生设施:缺少过道扶手,蹲厕、坐便器无扶手,浴缸内无防滑底,卫生间无防滑垫,上下轮椅制动不当等;④光线:楼道或楼梯、室内光线过暗或刺眼,夜间行走找不着开关等。
⑷药物影响:使用了镇静安眠药、麻醉药、扩血管药、抗过敏药、抗精神病药及扩瞳药等致头晕、眼花、直立性低血压、意识模糊的药物。
⑸心理因素:老年人不服老,过高评估自己的活动能力,缺乏防止跌倒的意识。
2、老年人跌倒受伤的评估
⑴跌倒的时间、场所、跌到前有无前驱症状等评估。
⑵评估有无组织损伤、骨折;评估有无原发疾病加重及并发症出现,着重检查着地部位、受伤部位,并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进行辅助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⑶既往史:了解老年人过去有无跌倒的历史和最近一次跌倒的情况。
⑷心理社会状况: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因剧痛和失能往往害怕再次跌倒,其活动范围缩小,活动量减少,人际交往减少,对老年人的身心产生负面影响。家属照顾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情况的评估及问责情况的评估。
(二)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与跌倒后组织损伤有关。
2、慢性疼痛与跌倒后并发症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跌倒有关。
4、社交障碍与跌倒后害怕再次跌倒活动范围减小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跌倒因素的预防及跌倒后的处理。
(三)护理目标
1、老年人急性与慢性疼痛减轻。
2、老年人能理解跌倒的危险因素,主动去除诱因和进行自我防护。
3、老年人跌倒后配合医疗护理,主动进行康复锻炼。
(四)预防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并发症多,对于因跌倒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护理不当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应是应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关键。
1、采取跌倒风险评估对存在跌倒风险的病人,帮助其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2、个体化预防跌倒①对高血压、糖尿病人告知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等发生原因、表现,教会老年人预防的办法以减少跌倒的发生;②对患有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老人,评估其肌力、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以防跌倒;③对于骨骼、关节、肌肉疾病导致障碍引起跌倒,进行平衡步态训练,做增强肌肉的体操,使用适当的步行器具,理疗、热敷、红外线能缓解肌肉的痉挛,促进血液循环;④对于机体协调机能减弱引起的跌倒,老年人步伐应慢,用双脚支撑重心,鞋子大小适当,鞋底防滑;⑤对于视力障碍引起的跌倒,住房照明应充足,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有序的生活环境避免用眼过度;⑥对于可能坠床的老年人,应教会老年人躺床中间,生活日常用品应放在便于拿放和便于使用的位置;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其床的三角面都要用栏杆加以固定;⑦也有些认知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的老年人,想要翻阅栏杆而摔下来,可使用“榻榻米”式床铺降低坠床可能。
3、加强用药后护理对于用了可能跌到的药物后,做好健康认知教育,特别易跌老人应该有专人陪护。
4、改善老人居家环境、医院环境①地面应整体防滑设计,无积水、平整、避免打蜡、坡度平缓;②过道不宜狭窄、堆放用物,两边应加扶手;③室内应有多处满足多功能的照明体系,开关人性化设置;④卫生间应安装扶手,浴室有重点防滑设施,如防滑垫、老人专用的座厕、沐浴椅子或沐浴床等;⑤老人所用床椅高度刚好在膝关节约成90°,切记床椅太高,椅子沙发要厚重有扶手,起立时扶好再站起来;⑥楼梯要有方便照明的开关,有扶手;台阶平整无破损,高度适宜;自理能力下降时最好有人陪伴下楼,建议给老人居住带电梯的房子。
5、指导其日常生活①穿着要合适,裤子不宜过长,鞋底防滑;②行走时要先站稳后再起步,转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过度劳累,避免体力活和危险的活动,外出有人陪同;③对于意识模糊、烦躁的老年人,睡眠时可在床边加床档;对于行走不稳的老年人,睡眠时最好将便器放于床边。
6、合理运动锻炼持之以恒的锻炼能增强老年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减少跌倒的发生,但运动应循序渐进。
(五)护理措施
1、跌倒后处理
⑴自我处置与救助:老年人自行在家或外出跌倒后不能自行爬起,时间超过1小时称为“长躺”,能导致衰弱、疾病,还可导致死亡;要教会老年人在无人帮助情况下,安全起身。如果是背部着地,要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有毯子或有垫子的椅子或床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的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使用各种方式向他人求助。如果找不到人帮助,休息片刻,体力有所恢复后,尽力使自己向有椅子方向翻转身体,变成侧卧位。双手支撑地面,抬臀、弯膝,然后使自己面向椅子或其他支撑物跪立,双手扶住椅面,以椅子的支撑力尽力站起来。
发现老年人跌倒,要询问并仔细检查全身情况,确定有无软组织损伤和骨折,部位及严重程度,检查生命体征,观察神志,提供专业护理。
⑵心理护理:若老年人存在跌倒后恐惧再跌到心理,要帮助其分析恐惧的缘由,制定针对性措施,克服恐惧心理。
⑶健康教育:①若老年人多次跌倒,应考虑有疾病引起的可能性,医院查明原因进行治疗;②若非疾病原因,应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性措施;③指导老年人少饮酒,不乱用药物;④指导老年人家属合理改善家居环境,减少跌倒的发生。
(六)护理评价
1、通过护理干预老年人能说出跌倒的危险因素,能积极预防及进行自我防护,未发生跌倒。
2、老年人跌倒后能及时、正确处理,避免进一步损伤。
跌倒小结: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意外事故,危险大,影响大,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对策非常重要。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生理性老化、疾病的影响、环境因素、药物影响和心理因素;跌倒受伤评估主要了解跌倒的时间、场所、跌倒前有无前驱症状,有无组织损伤、骨折,既往史及心理社会状况。预防跌倒的方法有评估跌倒的风险,个体化预防措施,加强用药后管理,改善老人居家、医院环境,指导其日常生活,合理运动锻炼。跌倒的护理措施有:跌倒后自我处置与救助,医生询问和检查,提供专业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未完待续。导读:老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