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具备这三个条件,心脏血液就能一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

《健康生活禅》中国最美健康微刊

健康

素食

身心

音药

主编

壹心説

要认识心,我们首先得区分解剖上的「血肉之心」和掌管精神意识的「神明之心」。

血肉之心就是那个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心脏了,血液如果不想产生堵塞、血压高、血虚等问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连接音箱,聆听更多音乐细节

心有血肉之心,有神明之心。正如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所说:

「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

今天我们主要讲血肉之心的功能,血肉之心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心脏。

血肉之心:主管血液、脉管

心的实体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而偏左;心形尖圆,中有空窍,有心包护卫于外。

血肉之心的功能就是主血脉。什么叫「心主血脉」呢?

主,有主持、管理的意思;血,指血液,是流行于脉管内、具营养作用的红色液态样物质;脉指脉管,是人体血液运行的通道,所以说脉为「血之府」。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卫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素食

粽子这样包简单又快手,2分钟学会N种口味身心健康微刊健康生活禅前天《健康生活禅》中国最美健康微刊健康

素食

身心

音药主编

壹心説▼端午前后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其实全国大部分都有,只不过分为了咸甜两派。北方人喜爱甜甜的蜜豆、红枣粽;南方人则偏爱咸味的粽子,形状大同小异。对于小编来说,两种粽子都喜欢吃,每样都吃到这个端午才算圆满啊!不会包粽子的小白可以跟着学哦,附详细包法~BlueDream来自健康生活禅00::12?连接音箱,聆听更多音乐细节自制粽子虽然麻烦了一丢丢,但料足,口味也可以按照口味随意添加,吃起来也更放心。只需按照大厨的方法做好以下3步,粽子外形美观、好看好吃,而且绝对不漏米。1、包粽子前的准备:一般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有这三样:棉线(用来捆粽子)、糯米、粽叶。糯米洗净,提前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一般早上浸泡,中午包即可。包制时控干水份,这样包出来的粽子特别糯。干粽叶要提前浸泡+清洗,湿的就省略这步。粽叶泡好之后在锅中煮沸消毒,粽叶会更加的柔软,不容易破裂。2、如何包粽子,好看还不易漏米?找来一只空塑料水瓶,将瓶口部位剪下来。这样就用塑料瓶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小漏斗,用它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包粽子啦!拿出一片洗净的粽叶,将其紧贴小漏斗内壁叠放平整,这样就粽叶更易包裹紧实。接下来,就可以把糯米放进粽叶里,先放少量糯米,再包进2颗大枣,最后再填上糯米。注意,糯米煮熟后会膨胀,所以包粽子时,糯米别放的太满,需得留出一些空间。最后,盖上粽叶翻转过来,拿掉小漏斗,用细绳将粽叶缠系紧实,一颗清水粽子就包好了!掌握了这个方法,像美喵这样的新手,也能快速包出漂亮好看的棱锥型三角棕子。视频来源:北京卫视《快乐生活一点通》3、两种快手包制方法任你学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长棕:这种粽子多见广西等地,一般用粽叶包裹,粽叶非常宽大,像芭蕉叶一般,形状虽然一般,但馅心丰富、味道绝美。简单的包粽子教程,一学就会▼把叶子的清香,米的馥香融为一体,让我们的日子也变得更加香甜,教大家自制美味可口的健康素粽~推荐粽子食谱1、蔓越莓杂粮粽子材料:糯米克,黄米克,蔓越莓干克,鲜粽叶,干粽绳。步骤:1.将干粽绳用开水烫煮两三分钟至柔软,捞出后用冷水冲净,备用。2.糯米、黄米混合后淘净,加入蔓越莓干拌匀。3.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即可。4.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将混和了蔓越莓的杂粮米放入,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5.折叠粽叶使粽叶把米全部包住。用粽绳缠绕粽子4―5圈,系上活扣即可。6.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2、干果粽子材料:糯米g,粽叶3把,红豆g,葡萄干g,黑加仑g,大枣g,棉线1小扎,盐适量。步骤:1.浸泡粽叶6小时,锅内加盐将粽叶煮沸5分钟。2.浸泡粽叶的同时,泡上红豆,最少6小时。3.糯米清洗干净,浸泡2小时。4.红枣、葡萄干、黑加仑洗净备用。5.将粽叶两片重叠在一起,卷成漏斗状。6.依次放上糯米、红枣、葡萄干等,然后包起,用棉线系紧。7.将粽子依次放入锅内,加水,水要盖过粽子最少2厘米。大火烧开锅转中小火煮4小时。3、西米芒果粽子材料:西米克,芒果克,蜜红豆克,砂糖30克,植物油30毫升。步骤:1.西米加入2勺油、砂糖、水拌匀2.西米拌匀后放置片刻,让西米吸收水分3.在西米吸收水分时,处理芒果,芒果肉切块,蜜豆提前做好的4.粽叶擦洗干净,做成漏斗状,放西米,再放入芒果肉5.再放西米,用勺子压紧实,西米不要放得太多,粽子叶要留一下边,留边粽子包起来会方便些6.包蜜豆馅料的粽子方法一样的7.烧开水后,放入包好的粽子,用中小火,煮40分钟4、红豆红枣黑米粽子材料:糯米g,红豆少许,黑米少许,红枣少许。步骤:1.先将粽叶叶和马莲叶洗干净,煮透,这样容易包。2.把浸泡好的各种米,豆,枣,准备好。3.粽叶剪去前面的头,叶子头往回转下。4.灌入米,先灌一半,放两颗枣,再把米放满。5.包好后系上绳子。6.如果用压力锅的话,30-40分钟,如果直火煮分钟7.亲们喜欢甜的,撒上糖就可以吃咯~5、燕麦花生粽材料:糯米克,花生70克,燕麦70克,白糖适量。步骤:1.燕麦是煮过的,花生泡十小时后去红衣,糯米泡五小时以上,芦苇叶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煎去叶根。2.将泡好的馅料加白糖拌均匀。3.素食

粽子这样包简单又快手,2分钟学会N种口味身心健康微刊健康生活禅前天《健康生活禅》中国最美健康微刊健康

素食

身心

音药主编

壹心説▼端午前后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其实全国大部分都有,只不过分为了咸甜两派。北方人喜爱甜甜的蜜豆、红枣粽;南方人则偏爱咸味的粽子,形状大同小异。对于小编来说,两种粽子都喜欢吃,每样都吃到这个端午才算圆满啊!不会包粽子的小白可以跟着学哦,附详细包法~BlueDream来自健康生活禅00::12?连接音箱,聆听更多音乐细节自制粽子虽然麻烦了一丢丢,但料足,口味也可以按照口味随意添加,吃起来也更放心。只需按照大厨的方法做好以下3步,粽子外形美观、好看好吃,而且绝对不漏米。1、包粽子前的准备:一般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有这三样:棉线(用来捆粽子)、糯米、粽叶。糯米洗净,提前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一般早上浸泡,中午包即可。包制时控干水份,这样包出来的粽子特别糯。干粽叶要提前浸泡+清洗,湿的就省略这步。粽叶泡好之后在锅中煮沸消毒,粽叶会更加的柔软,不容易破裂。2、如何包粽子,好看还不易漏米?找来一只空塑料水瓶,将瓶口部位剪下来。这样就用塑料瓶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小漏斗,用它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包粽子啦!拿出一片洗净的粽叶,将其紧贴小漏斗内壁叠放平整,这样就粽叶更易包裹紧实。接下来,就可以把糯米放进粽叶里,先放少量糯米,再包进2颗大枣,最后再填上糯米。注意,糯米煮熟后会膨胀,所以包粽子时,糯米别放的太满,需得留出一些空间。最后,盖上粽叶翻转过来,拿掉小漏斗,用细绳将粽叶缠系紧实,一颗清水粽子就包好了!掌握了这个方法,像美喵这样的新手,也能快速包出漂亮好看的棱锥型三角棕子。视频来源:北京卫视《快乐生活一点通》3、两种快手包制方法任你学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长棕:这种粽子多见广西等地,一般用粽叶包裹,粽叶非常宽大,像芭蕉叶一般,形状虽然一般,但馅心丰富、味道绝美。简单的包粽子教程,一学就会▼把叶子的清香,米的馥香融为一体,让我们的日子也变得更加香甜,教大家自制美味可口的健康素粽~推荐粽子食谱1、蔓越莓杂粮粽子材料:糯米克,黄米克,蔓越莓干克,鲜粽叶,干粽绳。步骤:1.将干粽绳用开水烫煮两三分钟至柔软,捞出后用冷水冲净,备用。2.糯米、黄米混合后淘净,加入蔓越莓干拌匀。3.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即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即可。4.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将混和了蔓越莓的杂粮米放入,米和漏斗口持平即可。5.折叠粽叶使粽叶把米全部包住。用粽绳缠绕粽子4―5圈,系上活扣即可。6.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2、干果粽子材料:糯米g,粽叶3把,红豆g,葡萄干g,黑加仑g,大枣g,棉线1小扎,盐适量。步骤:1.浸泡粽叶6小时,锅内加盐将粽叶煮沸5分钟。2.浸泡粽叶的同时,泡上红豆,最少6小时。3.糯米清洗干净,浸泡2小时。4.红枣、葡萄干、黑加仑洗净备用。5.将粽叶两片重叠在一起,卷成漏斗状。6.依次放上糯米、红枣、葡萄干等,然后包起,用棉线系紧。7.将粽子依次放入锅内,加水,水要盖过粽子最少2厘米。大火烧开锅转中小火煮4小时。3、西米芒果粽子材料:西米克,芒果克,蜜红豆克,砂糖30克,植物油30毫升。步骤:1.西米加入2勺油、砂糖、水拌匀2.西米拌匀后放置片刻,让西米吸收水分3.在西米吸收水分时,处理芒果,芒果肉切块,蜜豆提前做好的4.粽叶擦洗干净,做成漏斗状,放西米,再放入芒果肉5.再放西米,用勺子压紧实,西米不要放得太多,粽子叶要留一下边,留边粽子包起来会方便些6.包蜜豆馅料的粽子方法一样的7.烧开水后,放入包好的粽子,用中小火,煮40分钟4、红豆红枣黑米粽子材料:糯米g,红豆少许,黑米少许,红枣少许。步骤:1.先将粽叶叶和马莲叶洗干净,煮透,这样容易包。2.把浸泡好的各种米,豆,枣,准备好。3.粽叶剪去前面的头,叶子头往回转下。4.灌入米,先灌一半,放两颗枣,再把米放满。5.包好后系上绳子。6.如果用压力锅的话,30-40分钟,如果直火煮分钟7.亲们喜欢甜的,撒上糖就可以吃咯~5、燕麦花生粽材料:糯米克,花生70克,燕麦70克,白糖适量。步骤:1.燕麦是煮过的,花生泡十小时后去红衣,糯米泡五小时以上,芦苇叶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煎去叶根。2.将泡好的馅料加白糖拌均匀。3.取两张芦苇叶,用叶根部分打一漏斗。4.往漏斗中装米,将叶稍那部分顺势绕过叶根。5.捏在手中整形,如果需要再加些米。6.包裹叶稍的时候,拇指顺势将粽子封口。7.用丝线缠绕后捆紧,这样就包好了8.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粽子,小火煮二个小时。开锅即可。6、八宝棕子材料:糯米g,大黄米g,蜜枣20g,黑米适量,绿豆适量,薏米10g,花生适量。步骤:1.各种材料提前一夜用水上;2.红枣洗净备用;3.粽叶用水浸泡后入锅煮沸五分钟关火;4.将煮好的粽叶剪去硬根;5.中间对折成三角状,放入一颗蜜枣,放入一半的八宝材料,再放入几颗枣,再填满米;6.将顶端压下捏紧,将多余的部分弯过;用绳子扎紧即可;7.放入压力锅中煮,保压约45分钟即可。7、紫薯玉米香粽材料:糯米g,玉米g,紫薯g,桂花蜜适量。步骤:1.粽叶提前用水泡好,糯米提前泡2小时;2.糯米里加入玉米粒,搅拌均匀备用;3.紫薯蒸熟,捣成紫薯泥备用;4.拿2片粽叶卷成筒;5.加一点糯米压实;6.放一块紫薯泥压实;7.最上面再铺一层糯米;8.包好,用绳子缠紧,煮2小时即可。8、果蔬水晶粽子材料:西米、粽叶,南瓜、芹菜,色拉油、草莓,水晶蜜枣、白糖。步骤:1.南瓜蒸熟,压成泥,过筛;2.芹菜切碎,放搅拌机搅拌,过筛;3.草莓放搅拌机搅拌成草莓泥;4.西米加水全部湿润,不用泡;5.取一部分西米加入南瓜泥,白糖,色拉油,搅拌均匀;6.粽叶檫干表面的水分,在光滑的一面涂一层色拉油,放粘;7.粽叶卷成窝形,装入一部分南瓜西米和蜜枣一个;8.再放一层南瓜西米压实,包裹成型,用棉线扎好;9.依次做好各种果蔬的后,放入锅中,锅中放入没过表面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一个小时左右。取两张芦苇叶,用叶根部分打一漏斗。4.往漏斗中装米,将叶稍那部分顺势绕过叶根。5.捏在手中整形,如果需要再加些米。6.包裹叶稍的时候,拇指顺势将粽子封口。7.用丝线缠绕后捆紧,这样就包好了8.烧一锅水,水开后放入粽子,小火煮二个小时。开锅即可。6、八宝棕子材料:糯米g,大黄米g,蜜枣20g,黑米适量,绿豆适量,薏米10g,花生适量。步骤:1.各种材料提前一夜用水上;2.红枣洗净备用;3.粽叶用水浸泡后入锅煮沸五分钟关火;4.将煮好的粽叶剪去硬根;5.中间对折成三角状,放入一颗蜜枣,放入一半的八宝材料,再放入几颗枣,再填满米;6.将顶端压下捏紧,将多余的部分弯过;用绳子扎紧即可;7.放入压力锅中煮,保压约45分钟即可。7、紫薯玉米香粽材料:糯米g,玉米g,紫薯g,桂花蜜适量。步骤:1.粽叶提前用水泡好,糯米提前泡2小时;2.糯米里加入玉米粒,搅拌均匀备用;3.紫薯蒸熟,捣成紫薯泥备用;4.拿2片粽叶卷成筒;5.加一点糯米压实;6.放一块紫薯泥压实;7.最上面再铺一层糯米;8.包好,用绳子缠紧,煮2小时即可。8、果蔬水晶粽子材料:西米、粽叶,南瓜、芹菜,色拉油、草莓,水晶蜜枣、白糖。步骤:1.南瓜蒸熟,压成泥,过筛;2.芹菜切碎,放搅拌机搅拌,过筛;3.草莓放搅拌机搅拌成草莓泥;4.西米加水全部湿润,不用泡;5.取一部分西米加入南瓜泥,白糖,色拉油,搅拌均匀;6.粽叶檫干表面的水分,在光滑的一面涂一层色拉油,放粘;7.粽叶卷成窝形,装入一部分南瓜西米和蜜枣一个;8.再放一层南瓜西米压实,包裹成型,用棉线扎好;9.依次做好各种果蔬的后,放入锅中,锅中放入没过表面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一个小时左右。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在这里,心、血、脉三者相互联属贯通,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

就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所说:「心之合,脉也」「诸血者,皆属于心」。

藏象的「象」有很多来源,而心主血脉的功能来源于什么?

心主血脉的功能,源于解剖观察应无疑义。它的形态和位置,古代医家早有描述。

《难经》说:「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

《类经图翼》说:「心居肺管之下,隔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心像尖圆,形如莲蕊……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

在心、血、脉三者中,心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根本动力,起着决定作用。

《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是心主血也。」

心之象:与天人相应

刚才我说过,心主血脉的功能来源于解剖,那么它与传统文化有没有什么关联呢?当然有!

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八卦配离卦,意味着心的解剖结构之象与五行象、阴阳象、甚至卦象有着一定的相通性。

心与小肠相表里,在皮、肉、筋、骨、脉这五体之中,心配的是脉;

在喜、怒、忧、思、恐这五志之中,心在志为喜,在眼、耳、口、鼻、舌这五窍之中,心在窍为舌,在涕、泪、涎、唾、汗这五液之中,心在液为汗。

与自然界的夏天、中午、南方、红色、苦味等属火之气相通应,构成一个内外整体联系的心系统。

五脏中,只有心的形态内有房、室(心房、心室),像泵而中空。

而火燃烧的时候,外明而内暗,有中空之象;离卦卦象中空(离中虚),卦的形象就像心;如果将离卦卦形拉长,就像血行脉中。

血属阴,流动之血像离卦中的阴爻,外围的两个阳爻则像脉管,限制着血液在脉中运行。

就如《灵枢·决气》所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条文里所说的营气是化生血液的,所以,「壅遏营气」就等同于壅遏血液,限制住血在脉管之中流动。

心脏泵血而搏动,有节奏地收缩舒张,像火燃烧时的一鼓一翕(xī)。离卦中空,正有鼓翕的空间。

这个鼓翕,不独指心脏,也指血脉,因为脉管亦随心搏产生有规律的搏动。

同时,一鼓一翕也就是一阳一阴,离卦外之心阳与离卦中的心阴协调共济,脉管就舒张、收缩有度,血流顺畅,既不过速而妄行,又不过迟而瘀滞。

虽然心阴的作用不可忽略,但从主血脉功能看,终究以阳气为用占优。

心搏以阳气为动力,血在脉中运行,亦主要靠阳气推动,心为阳中之太阳,五行属火,正是阳气来源的保障。

可见,中医某脏的五行、阴阳归属确属有据,所据者,老生常谈了:「象类则比」。

心血健康的三个条件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心的阳气充沛②血液充盈③脉道弹性通利。

其中,心阳气充沛,才能维持心脏搏动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推动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心的火性、太阳之性的主导作用,亦因此而凸显。

太阳之性不独见于四象的太阳。我们复习一下,心的方位配南方,南方在后天八卦配离卦,后天八卦主论五行;

但别忘了,南方心之位在先天八卦是乾卦,先天八卦主论阴阳,这是心的先天八卦背景。

乾为天,乾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比喻的是天体是运行不息的,君子当效法这种精神。

心,真的像君子。

人体各脏器,除了心,应该都有休息的机会;

但看看心,如果以每分钟平均心率75次算,一小时60分钟,一天是24小时,一年是天,一辈子以平均80岁算,那么人的一生,一刻不停的心跳次数是多少?

我们可以乘一下,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真是「天行健」「自强不息」啊!

当然,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和脉道的滑利通畅。那么离卦中之阴血不可缺,离卦外之阳必须通达。

生理上,心的阳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弹性通利这三个条件满足,就呈现心主血脉功能正常的生理之象,可见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我们平时老说一个人气色好不好,这个怎么看?

像刚才讲的面色红润,这里的「红」,反映的是血色;而那个「润」,反映的就是气,润是光泽,红而有光泽,那就是气色好。

心系统失衡的表现

刚才讲的是生理之象,下来我们看看病理的。

如果上述三个条件有缺,就呈现出病理之象。所缺不同,病的征象就不同。

1.心气不足

也就中医诊断里面经常讲到的「心气虚」,就见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心慌,胸闷,脉弱无力等。

气虚有点像能量不足的感觉,所以刚才讲到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弱无力」这一组症状,就是气虚的表现。

而「心悸,心慌,胸闷」就是病位定位在心的表现。定性加定位,一合起来,「心气虚」的诊断就出来了。

2.心血亏少

也就是诊断里面讲的「心血虚」,则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心悸,脉细等。

这里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淡,脉细」都是血少不充盈,血不上荣,或者血不外荣的定性表现;

而「心悸」则是定位症状,定性加定位,加起来就是「心血虚」。

3.心血瘀阻

可见面色青紫晦暗,心悸,心前区刺痛,舌暗,脉涩等。

这里的「面色青紫晦暗,舌暗,脉涩」是定性为瘀血的症状;而「心悸,心前区刺痛」就是定位在心的表现。定性加定位,诊断就是「心血瘀阻」。

4.心阳虚

因气属阳,但「阳」比「气」更强调温煦功能,那么心阳亏虚在心气不足的基础上,又可见形寒肢冷、脉迟这些寒象;

更由于阳气不足,运血无力,寒性凝滞,血行易阻,每易兼见心血瘀阻证。

上面讲到的病象还可以叠加的。

比如「心气虚+心血虚」,表现就是心气血两虚;「心气虚+心血瘀阻」表现,就是心气虚兼心血瘀阻。

你看,这里并没有将人体剖来开看看是否阳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从生理之象——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脉象和缓有力,就可以证明这三个条件满足。从不同的病理象,就可证明以上是哪些条件异常。

心气虚有心气虚的病象,心血虚有心血虚的病象,心血瘀阻有心血瘀阻的病象,心阳虚有心阳虚的病象。

这就是以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反推内脏的功能状态与结构情况的「司外揣内」法。

也就是张景岳所说的:「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拓展内容:心阳化赤

心主血脉还有一说,就是「心生血」。这个观点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通常的解释是心阳对血的「化赤」作用。

这应该是古人从解剖初步观察到,当血液上输到肺,在肺经吸清呼浊、吐故纳新后,贯注心脉而变成红色的现象。

再联想到心五行属火,火的颜色为红,那么,这个红色就应当与心火(阳)相关。

《血证论》说得到位:

「何以言火即化血哉?血色,火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

在心主血脉、行血的功能基础上,再将「心生血」与这些功能联系,就有了「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观念。

唐容川在《血证论·吐血》中谓:「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

祛瘀血以生新血,至今仍然是很有生命力的治法。常见的方有四物汤、生化汤等。

-END-

文字为健康生活禅编辑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号转载请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健康生活禅

中国最美健康微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jc/5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