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超导经皮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疗效观察及护理

期刊: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年2月11日第23卷第2期中旬版

作者:薄茹

单位:医院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参考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纪要国内诊断标准由专科医生确诊。

共收集csA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个月一5年。

所有病例均有眩晕,头痛,转颈不适,旋颈试验(+)。其中耳鸣8例,双上肢麻木12例(排除高血压及缺血性脑疾患患者)。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颈部x线片检查可见不同程度颈椎生理弯曲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方法:

采用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进行川穹嗪注射液超声经皮靶向给药。

部位选择:

病变椎体两旁或大椎穴,左右肩井穴。

操作方法:

将贴片先固定在仪器的治疗发舌头内,取备支好的川穹嗪药液2ml分别加入到2个耦合凝胶贴片上,再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固定在患者的病变位置,启动治疗键,治疗30min,1次/d,10d为一个疗程。间歇3d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疗程。

结果:

3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26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例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

结论: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最常用的静脉点滴川穹嗪等扩血管药物。但由于静点药物经过全身循环,颈椎本身供血不足,能够到达病变部位药物有限,因此全身静点药效欠理想。

本组1个疗程后26例症状全部消失,仅4例仍偶感耳鸣。其中20例患者1个疗程后复查椎动脉超声血流量较前增加30-50ml/min,阻力指数下降。

应用结局部位超导靶向给药技术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并在局部形成高浓度浸润,快速起到治疗作用。

超导经皮给药技术具有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降解破坏,药物病灶浓度较低,用药剂量相对较大,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的特点,是非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新方法。

此方法操作简单、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起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联系我们

联系人:许经理

联系









































治白癜风的外用药
治白癜风的药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oracle.net/jbjc/1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